关于“平均数”的那些事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我们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对于小学生来说,平均数的“虚拟”性相对较难理解,因此,教学平均数时要重在引导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一、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
生活中有大量的平均数,因此,上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在哪见过平均数?
绝大部分孩子想到了班级的平均分数,于是,我顺势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平均分数来表示一个班的成绩?
孩子们自然而然想到只有用平均分数才能方便比较,也才能看出一个班学习成绩的总体水平。凸显了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和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出示例1后,孩子们很快想到了运用计算或者移多补少的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我用以下几个问题启发他们思考:
1.求出的平均数为什么和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都不一样?
2.例1中,求出的平均数可能在什么范围之内?为什么?
3.变化其中某一个数,平均数会随着变化吗?为什么?
二、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
平均数与平均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我请了几个学生上台来分别演示了平均分和平均数。
通过实际演示,孩子们很快发现,两者在意义上差别很大:平均分代表的平均分配的过程,同时分的结果是一个具体的实际的数;而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具体数量,是“相当于”把一组数据的总数平均分。
两者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求平均分的结果和求平均数都是用总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
三、平均数的应用
平均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平均产量、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结合生活实际,来切实体会平均数的用处,才能促进孩子们对平均数的深入理解。
为此,我设计以下的题目,让孩子们进行练习:
1.一个池塘平均水深1.2米,小明身高1.5米,他下河游泳有危险吗?为什么?
2.某宾馆要定制一批床,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来订购这批床,合理吗?为什么?
通过这样结合实际,并且具有思维含量的练习,孩子们对平均数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也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