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管理故事小学语文教师

生本课堂

2018-11-22  本文已影响147人  美丽人生陶子

      这个星期,开始进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

      前天,用了一节课,让学生们先明确要求,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我的启发和孩子们的积极讨论中,确定了"诗歌赏析""朗读者""飞花令""走近诗人"等内容。然后又按照前后顺序四人一小组定了十个小组,又自选了各组要完成的任务。确定好下面的两节课先开展诗歌赏析,各组根据自选内容做好准备。

      昨天,因给分局新教师培训,语文课调至今天上午连续两节。说句实话,毕竟是代课,孩子们到底准备怎样,心里并没底。

    "老师,谁主持?"前一天忘了这回事儿。

    "那我来吧!"我忽然想起主持分局第四期读书会巜中国文学之美》中的主持词。"中国也被称为诗的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去领略中国诗词之美吧!"

    紧接着孩子们以小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一一上台来讲。原以为还是以我为主,孩子们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却没想到效果竟出乎意料的好!

      一是各组准备充分,资料搜集很全。更令人开心的是孩子们对资料预习得非常熟悉,除了个别学生。而且孩子们分工明确,每个人介绍不同的方面。

    二是学生们相互关注,站在讲台上立即成了老师。一会儿向学生提问,一会儿组织班上同学集体诵读,这本身应是我的事情,而我却成了旁观者,只是偶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更令我惊叹的是三组学生介绍元曲—白朴的《天净沙.秋》,竟然全不相同!第一组介绍白朴小时候的故事。带领大家朗读,划停顿线,理解诗意。第二组介绍元曲产生背景,介绍元曲的特点。然后找出表现秋天萧瑟的词语和色彩的词语,体会诗的意境。第三组介绍白朴其他代表作。发言的刘承洋更厉害,在赏析这首小令的意境时竟然与杜甫的巜春夜喜雨》进行类比,告诉大家两首诗有共通之处,就是喜雨不见"喜",萧瑟之秋不见萧瑟!书能读到这一步我只能膜拜了。

      两节课下来,我顶多算个主持人,串下词。更多的是个旁观者,只是偶尔纠正一下个别错误。这节课,生教生,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生本课堂"!孩子们兴趣高,没有讲完,甚至强烈要求我拖堂十分钟!为了满足孩子们,下午又上了一节。

    我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备课比我要细致多了,很多内容我也第一次听到。今天的我不是教育者,更像是受教者。孩子们如此主动,善于表达,也是语文老师露露多年长期训练的结果。这是个令人骄傲的班集体!给班主任露露点赞!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