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一)
鲁迅
摘抄:鲁迅的书有毒,而且是剧毒。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硬来自于柔软。如同憎恨源于热爱,无边的黑暗是由于天边的那一缕曙光。鲁迅酷爱绘画。真说不清他是更敏感语言呢,还是更敏感图画。能说的只是:他于两者都敏感。他在旧学的功底中眺望着新文化。
鲁迅的回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为满足心理需要的单纯忆旧。回首,乃是持续地转身,打量并逼近自己的生存轨迹。个体回首艰难,群体更是如此。强大的个体,能突破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模式。比如鲁迅。这里的前提是:要有能力成为个体。鲁迅首先将自己锤炼成坚实而敏感的个体,然后去面对麻木而松散的群体。鲁迅是回首的伟大的先驱。
鲁迅是敏感的。高度敏感的人方能看见高度的麻木,犹如坚实的个体才能洞察一盘散沙似的群体。他想得深,于是他走得远。他走得远,于是他孤独。
鲁迅十几岁就开始苦闷。他在南京苦闷,在东京、仙台苦闷,回国后苦闷。他把身体放到一边,让精神迎着苦闷顽强地生长。精神界之战士,这仿佛命中注定。不同时期苦闷似乎各有名称,先前叫呐喊,此间叫彷徨。在中国,寂寞、孤独几乎是思想的同义语。能思想者就是能感受者。能感受者就是能幸福者。
感悟:鲁迅不愧为中国的“民族魂”,他对人性的思考、民族的反思成为他的血液。无论深处何处冰冷,胸腔里涌动的热情犹如“地火”。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个人的一切融入对华夏的大爱。病态的社会,苦难深重的底层,他一直在看,深入地看。他思考、反思、呐喊、彷徨、孤独、批判、追求……
寻求实业救国时,他无论学水师还是转矿路,功课门门优秀;辗转医学救国时,骨学、神经学、解剖学、细菌学的成绩好到让人嫉妒;决定文学救国时,近八百万字的论述,给后人的启迪堪比千年。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有目标的努力,能做到最好。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思考。当今社会,现实的安逸,很容易磨掉人的意志。不知不觉间,我们习惯依赖:依赖父母,依赖师长,依赖过去、依赖科技……人的高贵在思想,不在物质。
鲁迅的可贵,在于对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启示。做真正的“人”,过真正的“生活”。他解剖过去,沉着冷静;活在当下,精神普照。他是王晓明教授所写的,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然而,他更是精神世界最幸福的存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活得最清醒的人非他莫属。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