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文荟

我读《草房子》

2019-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人中每文

正如作者曹文轩在该书的跋里所问到的“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阅读《草房子》一书的过程中,我的脑子里也不时冒出这样的疑惑。

我读《草房子》

尽管随着书中人物命运走向而产生的难以名状的或忧伤、或振奋、或悲悯、或激昂的各种情绪一直纠缠、缭绕在我的心头,但我仍暗暗担心,那些甚至连草垛都没有见过的今天的孩子们在捧起《草房子》时,是否会有与我哪怕只是一点点相同的感慨与激动?

但很快,读完全书又迫不及待地也读了作者的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其实有些多余了。

评论家安武林先生说得没错,曹文轩最擅长刻画人物。他从不让任何一个人物以不重要的方式出场,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

他赋予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与命运的同时,又让他们身上显示出一种共同的相似性——积极、向上与坚强。或许,这也是人们都主张少年儿童要读一读曹文轩作品的原因。

《草房子》中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当中有孩子也有大人,孩子不因大人在场而显得拘谨如小大人,大人也不因怕抢了孩子的风头而有意无意带上一点小儿腔,他们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油麻地的一方胜景,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在油麻地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于是油麻地就有了一幕幕有声有色、耐人寻味的悲喜剧;他们每个人又都从不同的方向走来或朝不同的方向走去,于是小说的空间便有了纵深的发展。(汤锐语)

因此,随着故事与情节逐渐印象深刻地留在读者脑中的同时,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也都走进了读者的内心。你甚至很难说出你更钟情于谁。他们有着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自私、怯弱、狂妄等特征,也有着害怕孤独、害怕被排挤、害怕被冷落等你我皆为熟知的心理。

所有的他们正是无数个我们的合体。我们一点也不会陌生这样的人物形象,因为有时候我们就是他们。即便这些人物的故事是发生在油麻地,一个很多小读者压根儿都想象不出的陌生场景,即便是在草房子,一所我们可能永远也见不到的学校里。

这也正是我喜欢读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时代只能改写角色的姓名、故事的地点,但永恒的人物精神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他们的生死、悲喜、哀乐依然透过文字牵动着我们的心灵。

更让人欣慰的是,不管书中的每一个人物经历了什么、经受了什么,哪怕是死亡、磨难、失恋,或者家庭变故等,他们最终都能再次站立起来,应该说他们不曾倒下过。而这就是成长,每一个人都因为事故而变得比过去更为勇敢与顽强。

我看过的儿童文学不多,但我喜欢曹文轩这种传递正能量的笔调。任何一个小读者在切身感受着这些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在从他们身上汲取着力量。好的作品不就应该这样吗?让人感动,也给人力量与希望。

就像我上小学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般,内心总被保尔柯察金的各种信念充盈着一样,全身都是干劲,热血沸腾,精神抖擞。虽然也哭,为保尔与冬妮娅掉眼泪,但哭过了依然很坚强。也更加努力地对待学习,满脑子都是那句“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除了人物、故事、情节本身的动人,阅读《草房子》的过程中,我还好多次想要停下来去取笔和本。因为书中的优美片段真的太多了。

想起儿子每次做摘抄,总是在一本读过的书中翻来覆去地找,实在费劲。而在《草房子》里,关乎各种风景、场景,静态的、动态的,心理、环境等描写,优美的文字可谓比比皆是。

难怪安武林先生也说,想要写好作文,提高考试分数,不读曹文轩能行吗?笔拙如我,就更该好好专研专研这些字字句句了。

同样的,我还提问了也是刚刚才读完这本书的儿子,这一次,我没有问他的感受、收获,也没有让他复述该书的大概,而是选择了一个人物的举动,询问他的看法:“杜小康和桑桑一起点火造成的火灾,为什么杜小康敢于主动承认,桑桑却不敢呢?”

“杜小康当然敢了,他从小财大气粗,高傲惯了,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呢?桑桑就不一样了,他要是一承认,首先就得挨他老爸的一顿打,天天挨打的他,哪还敢主动说实话啊。”

所以,一个孩子的个性其实也是家庭造成的。我在分析书中每一个小主人公个性的时候,其实也很想探得他们的家庭环境带给他们的影响。感谢儿子,他的回答已经胜过了我的许多总结与归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关乎生命里的那些愁绪、感伤、变故与成长,组合形成了《草房子》经久不衰的特色与魅力。

我读《草房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