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

一座有乐的园子 

2019-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宁_3a7c

                           

十月份读了一本书《散文教学教什么》,十月份讲一节课---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书是在十一放假期间读完了的,课是直到今天才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讲什么”“怎样讲”,这是这些日子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渴望突破自己,渴望找到自己的文本解读的路子,渴望上出“不一样的”的“独特的”语文课。读书、读文、思考;再读书,再读文,再思考。我一定要找到“突破”。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很偶然间看到了三句话:

一句是《百年孤独》中“生命中重要的不是我们遭遇了什么,而是我们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麦克阿瑟回忆录》里“回忆时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还有就是昨天在冯唐的公众号了看到了一句他为自己的冯唐乐园写的一句广告“这是一个有乐的园子”。这三句话给了我灵感。

联系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练习的是默写。默读可以提速的阅读,不求精深,只需了解大意。所以我的主问题设计为“鲁迅记住了哪些事?”以此来看学生的默读收获。

“这么多的事文章却并不给我们杂乱的感觉,作者是如果做到的?”重点品读第九段的过渡段的效果和这个段落的抒情色彩。“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一个“有乐的园子”你是从哪里到的?“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中,你觉得写得最生动最有意思是的片段是什么?想引导学生品读“先生读书”这一段。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想法是让学生潜入文本中文字中,去体会文字背后意义的海洋,文字背后情感的海洋。最后回到全篇:成年之后的鲁迅回忆起这些的时候是怎么的一样感情?体会“这一篇”作者的情感。

    课前没有预习,没有任何的提示,我想上一节原生态的课,去发现问题。课上下来,感觉还是有点浮躁,没有沉静下来,浮于表面,没有扎到文章,语言的深处去。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是哪里出了问题?教师的问题设置,环节安排,对话引导;还是学情预判不准,这么长篇的文章仅仅课堂的一遍默读,学生是不是几无所获呢。

    一节有独特性的语文课也应该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扎扎实实的在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不能追求独特,而忘记教学的初衷。散文“教什么”,散文“怎么教”,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且学且思且行,让课堂真实发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