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人生要有仪式感,对传统要有敬畏心---学论语《八佾第三》第十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46人  微尘悦读

20171211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十七章: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去”是去除之意。要重点说说“告朔”,“告”古音念固,现在念告也可以。古时候周天子每年冬季就会颁发政令,为来年每月制定政事,就像我们现在讲的计划,现在我们的两个100年计划,属于长期计划,国家的五年计划,就是中期计划。一年的计划就叫做“告朔”,属于短期计划,是天子在年末时颁发的来年计划书,每个月要实行什么样的政事,规定每个月的发展情况。按照古历法,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农历每月十五叫望,每月三十是晦。所以,告朔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每月第一天的告知书。这种计划书古注称为朔政,也称为月令书,把这个书颁告天下诸侯。

  诸侯接受了这样的一个政令书之后,就把它藏在太庙里面。到了新年一月份,从正月初一开始,每月朔日(初一)都会供一只饩羊。这个饩羊就是牲畜,活生生的羊,用来做祭品。然后祭告于太庙,把当月的政令书取下来,然后上朝奉行。这个礼,叫做告朔礼。天子自己每月初一这天也在明堂用牛来举行告朔礼。明堂是祭祀文王的地方。

  所以“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这是子贡想把在告朔礼里面供的这个羊给拿掉,那为什么他要这么做?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根据《史记》记载,周朝在幽王、厉王的时候,天子和诸侯都没有行这个告朔礼了。当时因为幽王、厉王昏庸,所以也就使得天下大乱。在鲁国,根据孔子作的《春秋》记载,到鲁文公六年,他每逢闰月都不行告朔礼。到了鲁文公十六年,鲁文公因为疾病,他四次没有去参加告朔礼。结果鲁文公死了以后,这种告朔礼就每况愈下,最后就被废弃掉。鲁国国君都不去行这个告朔礼了,只是到每月初一,在形式上派人送一只饩羊去供奉祖庙,搞个形式,鲁国国君自己都不来参加了。

  这种告朔礼是令诸侯生起对天子的敬仰,以及对政令的重视。这个精神非常重要,一国之君能够这样谨慎恭敬,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去治国,那么当然也能够使国家大治。当国君把这种礼废弃,可见他那种恭谨之心已经没有了。所以礼是一种恭敬心的外在表现。孔子非常感慨,礼废弃掉,实际上是感慨恭敬心失掉。

        人没有恭敬心,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古德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孔子当年是极力想要恢复周礼,也就是希望用周礼的这种形式把人的恭敬心唤回来,这是圣人一片苦心。要是礼没有了,那这个恭敬心就没有载体了。

  而子贡看到国君都没有真正在实行告朔之礼,只是形式上去供一头羊,他觉得这个形式没有用,所以他要把这个羊也废弃掉。废弃原因有二,一是这个礼只有这么个形式,完全没有内容,子贡认为不必要。二是因为要做这个礼必须要杀羊,如果把活羊杀掉了,为了这个礼还值得,那现在礼都没有了,而去杀生,正违背了孟子所讲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是人的天性仁心,所以子贡爱惜这头羊,他就认为应该把羊也去掉。当然,他是站在羊的角度来考虑,这也很难得的,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种仁爱心他是有的。

  可孔子的着眼点就比子贡要高,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赐就是子贡的名,孔子语重心长,甚至带着深深的感叹说这个话:你爱惜羊,可是我爱惜那个礼。礼虽废了,可是还有一个形式在,每个月用一头羊做祭。只要存着这个形式,即使没有内容,但总可以留给后人,知道这种传统的形式保留下来,那当中一定有它的精神,所以还可以将来恢复,不至于礼断绝。如果把羊也去了,那真的形式都没有。形式没有了,那礼就真的是荡然无存,一点都没有保留下来,那么这种精神将来也就不可能恢复。

        孔子为什么爱惜这个礼,就是因为希望将来能够把礼恢复起来。不仅说让这形式恢复,更重要的精神也恢复起来,所以孔子站位更高。

  所以,传统里面有很多好东西,它在最初制定的时候那是体现圣人的用心。这个告朔之礼,那是圣人希望天子、诸侯都能够恭敬以为政。

        经过长期历史的筛选留下来的这些传统,都有它的道理,不能随随便便把它给抛弃掉。对于传统保留下来的东西,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可以存疑,慢慢的去考究,去琢磨到底这个意义在哪里。这就不枉古圣先贤制定这个传统礼节的存心,这分苦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