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微尘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慎终追远到底是讲什么——学而篇第一•九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2人  背后国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钱穆译】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

【杨伯峻译】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傅佩荣译】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理解“慎终追远”的字面意思后,可直接翻译成“丧礼”和“祭礼”,古人很注重礼,尤其是孔子,对礼仪更是敬畏虔诚。他曾在《论语·阳货17》中严厉批评了对守丧提出异议的宰我,说: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注重礼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但慎重地对待丧礼和祭礼,民风就会变得淳厚,这有什么因果关系呢?

丧礼和祭礼都是针对死去的人,对死者尽其哀与诚,如果对死者有这样尊重的情感,不计回报,完全是丢弃了功利之心,想必对生者怎么会没有真诚的情感?慎终和追远,足见人之深厚之真情,人人具备此真情,社会风气自然会日趋敦厚。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好多礼仪都离我们渐行渐远,有的被简化,有的被淡忘,有的被遗弃。很多保存下来的传统礼仪往往流于形式,做做表面文章,简单应付,缺乏真诚的情感,当然也失去了虔诚和敬畏。没有了虔诚,没有了敬畏,民风自然浮躁功利,社会道德自然置若罔闻。

还有一种现象,对传统的礼仪过度渲染,大肆夸张,大讲排场,然而过分的隆重,无穷的奢侈完全脱离了礼仪的本质,却倒彰显了虚荣的噱头。

真诚应该由内而发,少了真心,多了虚伪,就无法建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了,没有了人生追求,没有了价值判断,这个社会是不是很可怕?

【再读补漏】对“慎终追远”的解释众说纷纭,除了前面的解释,有人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比如现在的解释,慎终追远是人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把终和远解释为结果和动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最初的动机和最后的结果,到底正不正确呢?

我们来看网络上比较有影响的几个解释:

解释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的慎终指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追远是指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解释二:是宋儒的解释,也是大家比较认可的这个。终指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扩大开来讲就是指谨慎从事,追念先贤。

解释三:把慎解释为害怕或谨慎,把终解释为结果。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意思是如果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解释四:慎,谨慎。终是人的一生。追远是指受到后人景仰。是说人如果能谨慎一生,就几乎接近了道,这样的人必将会受到后人的景仰。

不能说谁对谁错,看着都有道理。但如果从做人、做学问的角度来看,本章不应该仅仅是讲孝。如果孝就能使“民德归厚”,那社会上就只要提倡孝了,其它可以不谈了,因为“民德归厚”基本达到了传统所谓的“德治”的要求。这与孔子的思想精髓是有距离的,孔子认为只有人人达到了“仁”的境界,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德治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2》)是有若说的,孝和悌是仁的根本,但不是仁的全部,真正做到“仁”,是要人人有“德”。因此可以这样说,要想“民德归厚”,单靠“孝”是不行的。然而“德”怎样来?

德就是学问、修养的不断积累和提高,“民德归厚”就是一定要在学问、修养上下功夫才能达到。那么上面所说的解释三就显得相对合理一些了,在做事时开始就要慎重,而且努力达到好的结果。人人这样做,社会风气才会厚道和严谨。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更符合孔子的思想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