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

写作的显性技巧与隐性技巧

2018-10-10  本文已影响619人  人中每文

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线上学习有感

写作的显性技巧与隐性技巧

首先,写作到底有没有技巧?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在《我的阅读与写作》一书的封底这样写到:“一个作家的写作是由两大背景决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阅读。”言下之意,从事写作必然是有一定的先决条件的,即写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与阅读背景。在书中,他还用好几篇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自己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写作心得,有《文章为思想而写》《文章五诀》《文章三层美》等。

同样是谈论写作,周国平先生则在其著作《安静》中这样写到:我自己从来不看作文指导、作文秘诀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不相信写作有普遍适用的方法,也不相信有一用就灵的秘诀。

以上言论或许是从文学家与哲学家的角度出发。对于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未可尽然。而一直致力于教师如何指导儿童读写研究工作的儿童作家、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创办人兼所长童喜喜老师在自己的讲座中又这样说:真正的问题在于,教育和文学其实是两个领域。因此,到目前为止,教育之中强调的还是好词好句,而不是对一个事情独特的角度、独特的说法、独特的写法,这才是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异,其实也就是我们教育滞后于生活,滞后于专业的一种体现。

所以,如果真要寻求写作的技巧,教育写作应该区别于其他写作,另当别论。

这一次,我在参加了张文质老师的第二期教育写作研修班的线上学习,一节不落地听完三天半的课程后, 也对(教育)写作的“技巧”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我以为,根据张文质、钟杰、孙明霞三位老师的讲座归纳所得:写作确实是有技巧的,且写作的技巧可分为显性技巧与隐性技巧。

写作的显性技巧与隐性技巧

写作的显性技巧

关于写作的显性技巧,三位主讲老师中孙明霞老师的秘笈可谓简约至极“求真求实,情动而辞发。”寥寥数语,却直抵根本。自认为“没有任何天赋、一直任教中学生物学科”的明霞老师正是本着“反对无底线发文章、写作不是为了出书”,而尽管如实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片段与感悟的这一初心,才写成了如今的自己。由是,我觉得对于非中文专业出身的老师,学习写作的第一技巧应该是如实表达自己的生活。不用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不用忌讳文字的简单、质朴,从一天一日的记录开始慢慢上路。明霞老师还说“写与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读学会写,从写中又促发自己去读。”这也是写作中颠扑不破的真理。读写互补,共同进步。当然,该怎样去读也至关重要,生活中博览群书但下笔颇感痛苦的人毕竟也有。张老师为此特意告诉我们——“要下苦功:一年读三本书,不断地做摘录,写笔记,做眉批。”可见,量并不是重点,方法才是。

毋庸置疑,由读到写几乎是每一位写作者的必经之路。在读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自己的感官与思考,能有效地帮助吸收与消化所读之物。而这种思考一旦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接下来就会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与源泉。

目前已经出了十几本书,几乎是一年就出一两本的钟杰老师则教给大家非常具体而又实用的四大技巧:寻优势,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保持教育敏感度,及时更新做法;保持求知欲,及时更新大脑;准备纸质笔记本,安装讯飞语记。以上几点,易于理解,便于操作,人人都能上手,赤裸裸的干货。她还为大家解析了编辑一般都喜欢采用什么文章以及何谓“好文章”。好文章要求:读时愉悦,读后可学。也就是好文章要有生动形象的描述(画面感)、条理清楚脉络清晰(逻辑感)、表述特别做法新颖(新鲜感)、字里行间智慧闪烁(收获感)。详尽、中肯,字字珠玑,条条可循。我也当场以此对照了自己的写作,随即就发现了问题与不足。我认为钟老师的这些经验值得每一个正在写作路上行走的老师们借鉴与学习。

从第一天的开班仪式起,打开了话匣就收不回来那如洪水泄堤般的思维的张老师,终于在7号上午最后一场讲座中,整顿好情绪,向大家传授了自己的三条秘笈,主要针对从初学到有层次的写作的老师们:一是要把文章写长,长度是一口气,绝对不能每次只写一千字以下(其实千字短文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我们目前还无法达到)。二是写文章一定要大量引用。因为引用可以增加文章深度,增强文章可读性。所以平时必须要多读书、多引用、多摘录。但引用也要注意尽量不用书本文字,要找原作者。引用也不要用那种被一万个人用过的句子。要自觉地去读一些特别的文章。(钟杰老师也提过要适当读一些网络文章)三是要努力把一篇文章写得更丰富,要不断地研究写作,要使写作有层次感。

事实上,从开始参加本次研修学习的第一天起,大家的文字基本上就已经在字数上进行自我赶超了。第一次接龙作业时提出的是“不少于500”,结果几乎没有人不超过一千字的。关于怎样才能让字数写得多,我一直理解的是要从多角度来论述同一话题,如果只是一个角度,任由怎么拉扯下去也只会落得“凑字数”之嫌。再者就是细节的描述要尽量深入下去与铺陈开来,好的细节具有吸引力,也能引人入胜。

若论摘抄与引用,有人其实挺善于此道,中文专业者尤甚。其大笔一挥中,往往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实在令人折服。“会不会感觉在‘掉书袋’?”有老师在线上表示这样的担忧。张老师随即举了一例:有人曾专门引用别人的文字而写了一文。超赞!所以,有“书袋”的老师们,大胆地在你的文中掉吧,没“书袋”的人就和我一样,努力往腹中多塞墨吧。

写作的隐性技巧

三天的讲课中,张老师有一次居然略有无奈地说:“有人说我这里没教技巧,其实我有在教技巧,但不是落在技上面的技巧。”确实,张老师大多数时候都在谈教师的生命觉醒、职业价值、个人尊严,他意图提高我们的格局,开阔我们的视界,激发出我们内在的动力。而以上所以其实都与老师们的教育写作密切相关,至为重要。一位教师对于以上话题是否有自己的认知与思考,思考到什么程度也就决定了其写作的水准与态度。这些无疑当属于写作中的隐形技巧了。就是没有一二三的条条框框,但却从根本处指导着你的写作思想。

张老师也说“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有三种模式即:我受你的影响走你的路;我是因为你才找到自己的路,但我不是在重复地走你的路;我受你的影响,但我走我自己的路,与你相反的路。”以上文字难道不也与写作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我也曾遇到一位老师这样告诉我:选择好一位作家作为自己的老师(这位作家在时代上可近可远,也就是不论健在与否),以其文字为范本,认真研读。然后对他的作品从有意模仿到提炼引用到最后完全超越。

张老师还说“每个人的内化与吸收转化的能力都不一样。虽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学习写作,但我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词汇、句式和语调。每个人做自己的老师,在现有的理解上,去体会这个句子的最佳表达方式。”这段话我其实默默地回味了很久。即使在掌握了各项显性技巧的同时,每个人的写作其实还是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水平。最终的成就与成长还是要依靠个人的悟性与感受。

张老师的这种心理,和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么地相同。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习作指导的同时,我的内心也总期待着他们都能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果千篇一律,即使再有套路、格式再规范,那也实在不是我值得高兴的事。

同样属于写作的隐性技巧的还有钟杰老师在回答我线上提问时所说的那句“敏感,有人就是天生的。但是,对于教育的敏感,我们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当时拜托晓霞老师帮我提的问题是“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却难以发现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有什么办法提高自己对教育的敏感度?”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幼稚。“多看、多思,一要大量阅读,并且留心生活。眼界开阔了,任何事情你都能换角度看待、从容应对了,便能把它往教育上想,敏感度自然也会慢慢提升。”相比天生具备这种敏感力的钟杰老师,我就只能靠慢慢去悟了。坚持张老师所说的“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想到三点。不轻信,不盲从。调动自己的大脑与思路。说到第一点时,想到第二点,说到第二点时,想到第三点。”把对文采、笔法、腔调的追求表现出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而独属于自己的风格,才是写作的最高要求。

归根结底,写作就是在写我们自己,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我们的感。写作就是在用文字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这种做主就像周国平所言:一个人唯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