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题目分析
试卷题目分析
今天考试了,根据考试的时候孩子们的问话,记录下孩子们对题目理解的困惑。
先来轻松一下,座号是多少呢?请看,我是双子座的。

接下来,分析试卷了。
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为什么3厘米有这么长呢?原来是尺子的问题。请看我的3厘米。

这个孩子买的尺子有厘米,同时又有中国已经不通用的寸,1寸≈3.33厘米,就是上图中的inch标志。孩子,请记住,厘米的单位是cm ,在这把尺子的另一边。这也说明,家长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下,要不然,会对学习造成干扰。
说到尺子,下图就有孩子用自己的尺子来量。

由于试卷上的尺子刻度与实际刻度不一样,导致有些孩子错误了。孩子,这个直接看试卷上的就可以,不要用自己的尺子去量。
让我想到:试卷上画了一棵大树,问道这棵大树用什么长度单位呢?孩子说道,用厘米做单位呀。因为,我用尺子量了,大约是2厘米。

在6的后面添一个0。“添是什么意思呀?老师。”“就是在6的后面写上一个0,然后,6就变成了60.”“哦,我会了,就是用60-6=54.”
摆又是什么字呢?又是什么意思?孩子,这个字在讲搭配的时候,讲过好多次了,你不记得,老师不再讲解了。但是,你可以问问你的同座,下次要记住了。正式期末考试的时候,是不允许问的。
圆柱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是什么,可以写物体吗?我们现在学得图形就是一个面,应该说成平面图形更标准些。

老师,这个第6小题没有答案。你看的,从1、2、3里面任意选择两个数,我可以排出6种得数来,就是12,13,21,23,31,32,而这里最大的数字才是5。孩子,请看清楚()种不同的和。
时间的认识一直是部分孩子的学习难点。但是,对于第5小题的这种题型,好像正确的人数更多。(与直接给出钟面的题型来比较)。这种题型特别是在快到几时的时候,比如,4:55描绘成时针快到5了,分针指向数字11,孩子的准确率更高。看来,有必要结合不同的表征方式来测试哪种表征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这道题目是我担心的着重点,怕孩子不会。试着讲了其中的一问,买鞋子要45元,袜子要10元,可以同哪个问题连成一道题目呢?
1. 鞋子多少钱? 2.袜子多少钱? 3.一共多少钱?
有孩子抢答到,不能连线1和2,因为都已经告诉你了鞋子要45元,袜子要10元。你再去问,这不是明知故问吗?难道,有神经病吗?一定是问,一共多少钱?看,从孩子口中能听到了对这类问题的藐视。
还有孩子补充到,这些答案一定是在10,35,45之间打转,不可能是别的数字。说的多好呀,这个孩子。可是,你的计算为什么就偏偏错了呢?

这类题目就好比上衣与裤子的搭配。不过以往都是上衣在上面,裤子在下面。孩子很好理解,甚至会列乘法算式。可是,今天连成了一排。于是,错了。居然买了两瓶酱油。孩子,请看题目,酱油与醋各买一袋。第二问,孩子能理解。酱油挑最贵的,醋挑最贵的,9角+8角等于17角。可是,第三问,很多的孩子蒙圈了。最贵的和最便宜的相差多少钱?是不是把最贵的9角减去最便宜的5角呀。
孩子,这么想也可能对吧?因为以往都是这么做的。可是,第三问在第二问的后面,是不是说最贵的酱油,醋组合与最便宜的酱油,醋的组合相差多少呢?(老师,更赞同这个观点。)

老师,实际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实际这两个字,我会做,二(1)班的人数就是6×9+2=56。这个实际是不是指实际来学校的人数呀?看来,多加了两个字,反而不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