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花集训营晨读专题作业彩虹花2019集训营3月作业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99人  临洮491任生顺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和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中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开启美好晨读。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二、出示古诗《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简介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三、理解诗意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①鉴:镜子。

  ②徘徊:来回移动。

    意思:半亩方方的池塘里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闪耀浮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渠:它,本诗指方塘。

    ②为:因为。

    意思:要问为什么池塘会这般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四、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诗人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优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第二句便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是那么静谧可爱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尔后,他高兴地自问自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晨读教学设计

    这首诗借景喻理,表面写方塘,实际是写读书的感受。它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