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蚂蚁效应-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什么是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对三个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的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于是把这些蚂蚁叫做“懒蚂蚁”。
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原来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这时“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勤于动脑。
可能很多人听到这里,会心生暗爽,终于给自己的“懒”找到理论依据了。
这是很多人对“懒蚂蚁效应”的误解,觉得是因为“懒于杂务”,所以“勤于动脑”,越懒越聪明。其实恰恰相反,是因为“勤于动脑”,所以无暇顾及其他,才会“懒于杂务”,不能颠倒因果。
善于思考比勤于工作更重要
我非常喜欢雷军讲过的一句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组织中,既要选择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勤蚂蚁”,也要任用运筹帷幄、对大事大方向有清晰头脑的“懒蚂蚁”。不能仅仅强调“务实”,或者不能把“勤奋做事”等同于“务实”。
华为有个2012实验室,专门研究黑科技,比如手机芯片。大家不知道这群懒蚂蚁在干什么,有什么用,直到智能手机大战来临,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扛起大旗,为华为创造了巨大成功。
前几天任煜老师分享了关于组织中懒蚂蚁效应时,讲到:“眼前的事情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就是世事无常,既然变化必然发生,变化又从不预告,那我们必须聚焦几个核心问题,所以懒蚂蚁思考是让大家真正具备反思反省的能力”。任煜老师的这段讲述,道出了懒蚂蚁效应的本质。
在VUCA时代下,每个人都应该去成为一只懒蚂蚁,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修炼更好的反脆弱性,更好的应对无常的变化,有思考力的人会走得更长远。
如何实践懒蚂蚁效应
笔者以前也曾是勤于战术、懒于战略的,简单讲就是总有一个感觉,知道某些事情很重要,比如学习、研究市场、分析战略,但却一直疲于忙碌,感觉很多事情不得不去做,所以实在没时间去做这些不紧急的事。后来,慢慢学会如何去做懒蚂蚁,在这也简单分享一下。
什么是正在紧急的事
我们很容易陷入做紧急的事,那是因为我们天生容易受到紧急的氛围、情绪等情感影响,从而失去对事情紧急程度的理性判断。说一件事情是否真的紧急,有一个不错的分析维度:“如果自己不做会有多大的损失”。如果用这个维度去重新思考和审视平时各种工作,会发现其实绝大多数的工作,都不是真的非常“紧急”,要么其实不做也不会带来损失,要么不做带来的损失或风险实际是可承受的。
用这个更理性可量化的维度去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我们就可以大大减少自己折腾救火的时间精力投入。
时间结构化管理
笔者也运用了类似任煜老师提到的时间结构化管理方法,来养成个人思考的懒蚂蚁时段,进而帮助自己拥有懒蚂蚁效应。
笔者通过做周计划、日计划,来规划自己的时间投放比例。比如每天9点前的时间,笔者一般用来思考、读书、学习,亦或是分析战略等,因为这个时间是最不容易受到干扰的,基本只要不是特别晚睡,都能保证每天这个时间的投入。
再有像现在,笔者每天会腾出时间通过学习和写《每日铭记》来确保学习和思考时间的投入。还有如组织中的一些战略例会、工作改善例会、季度复盘会等,都是为了保证有一定的时间比例投入在思考,避免一忙碌就沉迷于勤奋了。
定期复盘
笔者每周都写周总结,写周总结的时候,就会拿出这一周的工作学习时间进行情况,然后在Excel上进行类型标记,比如是用于学习、执行工作、沟通与支持、产品与战略、洽谈交流等。然后Excel自动统计出时间投入的情况,包括各种类型的比例分布,进而通过这个时间分布情况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考、学习,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下周计划,以保证自己正在不断拓宽认知边界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更多人成为“懒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