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句读联盟七色读书工作坊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雪猫1

《父爱如舟》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叙述了父亲为了儿子上学,生活节俭,送儿子上学,借船,吃饭住宿都在船上,从这些看似平常的往事中,折射出一个伟大的父亲,从字里行间,父爱浓浓,感人至深!

如何教学这篇课文呢?我的设想分为三步――

1、导读自悟。我先出示了两个问题(本文作者叙述了关于父亲的几个场景;文章为什么以父爱如舟做题目),然后,让学生自学,读课文,做批注。我之所以做了这样的设想,因为基于文本内容简单,越是简单的内容越需要学生自我感悟其中的内涵。

课堂上学生发言

2、重句剖析。例如,文中有一段写作者“哭”的句子,我就让学生分组讨论,这里的哭和平时的哭有什么不同?这里的哭有什么新感觉?抓住一个“哭”字,让学生懂得父爱不仅仅需要理解,更重要的需要回报,如何去回报呢?这就给学生一个发人至深的思考。

3、童诗拓展。这个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又是让学生拓展思维,从文本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想想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孩子们拿起笔,给父亲画像,倾诉对父亲的感激。我觉得任何文本的学习,必须最终回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反思生活,提升认识,陶冶情操。通过学生的同题(父亲)童诗写作,也不错啊。比如――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用童诗拓展文本价值

以上孩子的作品,比喻恰当,一字一句无不包含着浓浓的感激之情。

语文教学只要学生有情感的喷发,并且这种情感是真正发自肺腑的,就说明语文课没有白教。同样的一个文本,教师对教学流程的设计不同,自然产生的效果就不同!

不过,本节课教学对我来说,还有一个失误,班级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对此,教学时没有考虑到,有个女孩子下课后亲自问我:老师,我不写父亲可以吗?我说可以。但,她还是写了。我从她的字句中看到了焦躁、粗糙、但又有几分渴求父爱的情愫!不管怎么,父爱对一个人来说,永远是熔铸于血液中、骨子里的,是任何外力无法取代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