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庚人
解放那年,王磊和张三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的冒冒梁。王磊住在山顶,张三住在山脚,一条用石头砌成的石梯路从山脚通向山顶,连接着冒冒梁人之间的情感,也连接着大山深处的肩挑背磨。
冒冒梁是一座面积不大海拔特别高的大山村,解放初期山上住着几十口人,进入六十年代人口增加到二百多。那时侯党和人民政府革故鼎新,大力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大力兴办小学和中学,并吸收工农子弟上学读书。人口稀少的冒冒梁人民赶上了最美好的时代,政府在半山腰修了一所简易小学校,王磊和张三是第一批走进政府兴办的公立学校发蒙读书的。
张三是家中的独子,读过几天私墅的父亲不让女儿读书,父母望子成龙,是希望张三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可是,张三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或者是旷课,做事磨蹭,有头无尾,在学校里打架斗殴他排名数第一。
王磊在家排行老小,长上的哥哥姐姐都过了上学的年龄,只能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去夜校扫盲,王磊十一二岁时才发蒙读书,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上学从来不迟到早退,父母不操心也能做到严格自律,不怕困难,极其渴望知识。王磊经常利用课间时间对老庚张三和一些差生的作业进行辅导,还经常给张三讲,读书就像农民耕地,只有耕耘才有收获。王磊喜欢给差生当老师,他认为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其实也是在提升自己。
王磊在冒冒梁初小毕业考取了高小,高小毕业冒冒梁就只有他一个学生考上了初中。就在读初中的最后一期时,学校因为搞“文化大革命”停课了,父母把他接回家待着哪都不让去,要求他静下心来温习功课将来继续读书。两年过后,虽然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王磊想回到学校去读书不可能了。父母不让当兵要他跟师学医,在大队里供职的张三父亲认为,王磊是冒冒梁“最有文化的人”,可以让他去教孩子们读书。20岁那年,王磊被大队请到冒冒梁小学作为耕读教师教山里娃读书,每天记10分的“工分”作为教书的报酬。82年全县对耕读教师进行培训、考核、整顿,把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且文化程度在初中毕业以上的耕读教师,转成民办任用和民办留用教师(统称民办教师)。因王磊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又只差一期就初中毕业,破例将他招聘为民办代课教师。82年过后学校再招聘的教师叫公办代课教师也叫临时代课教师。
八十年代后期,教育部门通过招收民办教师读中师转正,给民办教师分配名额考试转正,对民办教师评上职称的直接转正等多种方式解决民办任留用教师的编制问题。九十年代末,全县将剩下的没犯过错误的民办任留用教师一次性全部转成公办教师。因为小学入学人数逐年下降,2003年全县将村小的学生全部合并到中小读书后,学校把民办代课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一刀切”全部清退。时年54岁教龄34年的王磊也在其中,那时侯地方财政困难,所有被清退的代课教师都未获得任何补偿。
冒冒梁山高路远,条件十分艰苦,一个农村家庭如果没有人外出打工,这个家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王磊年龄太大又没有什么技术,回到家后没有选择进城务工,同老伴一起养着牛羊耕种那一亩三分土地。开初几年还算勉强过得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俩都长期被病魔折磨,日子越过越寒酸。
张三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重男轻女的父母不但不教育他,还对他宠爱有加。上学时不爱学习,到处疯玩也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张三在学校混了两年就辍学回家了,回到家里什么事不做,还经常在外面惹事生非,仗势欺人,典型的“张三恨一湾,一湾恨张三”,臭名在外的他三十好几了还是光棍儿一个。父母去世后,张三这个老光棍儿更是以烂为烂,一个农村人不种田地,也不外出打工,今天帮东边的留守妇女干活混口饭吃,明天去西边的留守妇女家干活,要件男人穿过的旧衣服给自己穿,时间一长流言蜚语满天飞,张三因打架斗殴蹲过监狱坐过牢。按说,没有父母做后盾的张三该有所收敛了,但禀性难改,出狱后还是好吃懒做,经常去王磊家蹭饭吃蹭电视看。王磊还是像小时侯那样劝张三道:“我们都是农民,农民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身份和责任。我们通过种植庄稼来维持生计,同时也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贡献。”张三把王磊的好言相劝不但当成耳边风,还对他增添了几分恨意。
张三60岁那年村社干部帮他申请了五保救助,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每个月五保供养金接近1000元。游手好闲的张三身体硬朗四处游荡,依然是三天两头去王磊家,与过去不同的是饭不吃电视也不看了,不怀好意的说上一句:“还是社会主义好啊!”说完就离开了,王磊知道他说话的意思,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觉得与素质不高的人计较,真是降低身份。
冒冒梁村组有大小事务的时候,村民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着山上那三四个特殊供养户的补助金,言语中透露出有羡慕,也有不满和愤慨。羡慕他们每月能领取几百到一千的特殊供养金,自己虽然有儿有女供养,但儿女们生活并不富裕,不可能按月给老人拿钱用。愤慨和不满的是三四个五保户年轻的时侯就不勤劳,过着懒散的生活,没有为国家作过一丁点儿贡献,他们的晚年比当过几十年老师的王磊过得幸福,比冒冒梁有儿有女的家庭过得幸福。75岁的王磊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还没有享受到国家的养老待遇,民办代课教师还不如一个坐过牢的五保户过得舒适与无忧!
其实笔者觉得老人们说的也不对,五保户年轻的时侯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结婚生子,导致晚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国家考虑到他们的晚年生活较为困难,因此才每月给他们发放特殊养老金,让他们安享晚年。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五保户政策在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民办代课教师问题国家早在十多年前就出台过相关政策,很多地方的民办代课教师问题得到了解决。目前确实也有很多地方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解决,我们相信不久之后国家会统一出台标准,全面彻底解决那些为山区教育事业作出过贡献的民办代课教师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也让他们安享晚年。
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祖国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