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变化万千的时代有所成,了解游戏规则很重要
你是一个愿意去看说明书的人吗?
说说我姐吧,她不是一个爱看说明书的人。不管是自己新买来的电子产品,还是需要组装的小家具,她向来是一马当先,通过自己一顿骚操作尝试去“解决问题”,直到实在解决不了才会把头转向我,可怜巴巴地说:“老弟,快来帮我看下这个怎么用的。”
如果换做我第一时间就主动出马,她肯定斩钉截铁地说:“请退下,让我自己来。”
在她潜意识里,她是个自己能力的拥护者。
包括做生意也是一样。我姐开了一家经营家居用品的小店。开店的决定完全出自她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她喜欢美,喜欢生活,这份由她自内而外的热爱支撑着她和她的小店一路前行。
开店之前,我对她反复建议:“你应该去看一看当地有哪些跟你经营同类产品的店,他们的经营情况是怎么样的,数量有多少,商品品类如何,店里有多少店员,客流情况是怎样的等等。
说白了就是做一份市场调查。
毕竟创业涉及到资金、精力、以及长远的发展和规划。
可她偏偏是个不爱看说明书的人,喜欢单刀直入,认准的东西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
这也没错,跟谈恋爱和结婚一样,谈恋爱可以凭感觉,但结婚却需要冲动。如果左看右看,前思后想,想着想着就有可能结不成了。
和她不一样,我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如果做投资项目,我喜欢计算投入和产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一个新玩意我更习惯拿起说明书研究一番,开始追求效率和准确度。毕竟装好了再拆,也浪费心情。
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一样。成年人的交往本质上就是价值交换。如果对对方有所要求,就需要遵照交际法则,先站在对方角度看自己能给对方提供什么,并非从自己出发,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交朋友、谈对象、攀关系应该都适用。
我们不妨把话题延展一下。如果想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金钱、地位,还是情感,是不是都需要了解我们所在社会的规则是怎样的。
毕竟社会也有属于它的一份说明书。
说说自己的亲身体会。
我是个自媒体爱好者,没事会在自媒体平台上发点东西,写点感想。从最早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再到现在的今日头条、简书,日更发文已经成了习惯。
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如今的自媒体玩法已经和微博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玩微博时,大家仅仅是发表感想,记录生活,影响更多的是身边人,大家普遍没有太强烈的经营想法。
从微博到朋友圈,情况就有了改变:微商出现了,微店出现了,开始有人举起了经营的旗帜,开始靠社交媒体赚钱了。
再到今日头条、b站、抖音、简书,“赚钱”、“变现”、“割韭菜”这些词开始成为主流。
“网友”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单向获取娱乐、搞笑、新闻等内容,而是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品牌,自己编辑加工素材,自己充当起商品制造者,以此来消费另一批所谓的“网友”了。
媒体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是可以带来收入的,这无疑让每个谋求副业的人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涉及经营,那便再也不是简单的抒发感想,写“自嗨文”了。这需要我们翻翻平台的说明书,琢磨经营环境和游戏规则。这和我们在社会中想要打工创业,就必须要了解和适应所处职场和商业的环境是一个道理。
只是把生活里的场景搬到了网上,形式变了,但思路一点都没变。
你需要更多了解、观察,和思考。
当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后,我开始变得善于观察和总结:为什么我文章的阅读量这么低?为什么我认为的好作品在市场上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数据反馈?内容差不多的两个作品,为什么别人的成了爆款,而自己的数据就这么惨不忍睹?
这些观察和思考在微博时期是完全不存在的。
我开始主动出击,和平台上的“高手”展开交流,零零总总地积累起运营自媒体的认知体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讲述今日头条运营和涨粉规则的视频,我突然开窍了,原来自媒体是需要这样玩的。
如果想达到粉丝上万的“大v”级别,你必须要从既定的规则出发去思考问题。因为拥有大数据支撑的平台更懂用户的喜好,你选择顺从平台,就意味着顺应了民意。
于是根据平台的规则,我新发布了一篇文章,第二天它的展现量和阅读量就出现井喷式的爆发。
虽然比不了“10万+”和爆款,但跟自己之前的数据相比无疑“高亢”了一把。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事物早已不按我们所理解的方式去理解。
我们想要一分耕耘换取一分收获,就必须事先了解游戏规则。
你需要多跟这个社会互动,多去了解规则,多去听取意见,再通过缜密思考来指导行为。
这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要让自己更有弹性,更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要有不断推翻自己认知的意识。要深刻明白,自己固有的经验放在当下并不一定是对的。
之前的我缺乏弹性,有点完美主义,做一件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很容易陷进去,对外界不管不顾。到头来却发现事实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一味的一意孤行,不光投入了时间和精力,还会错失其他机会,甚至伤害人和人之间的感情。
如果悟性不强,眼光不够,认知不深,在自己还没成为“大v”前,使用产品前不妨阅读一下说明书。
不然就像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电影里说得:“你以为它是个风筒,实际是个剃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