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阁Lucky会员组圣贤书友会灵瑞分会

古文观止 || 宋人及楚人平(三)

2024-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碧彧

昨天我们讲到,申舟出使齐国,途径宋国而不借道,对于申舟的蔑视,宋人不堪其辱,怒而杀之。

楚庄王得知申舟被杀的消息,立即起兵,借给申舟报仇的机会攻打宋国。

面对楚军兵临城下,宋文公急忙派人向晋国老大哥求援,晋景公见小弟有难,总不能袖手旁观吧,正准备施以援手,却被身边大臣伯宗拦下了。

伯宗引经据典,说明此时的晋国不宜出手救援宋国,让景公忍一时之气。景公采纳了伯宗的建议,便没有派兵前去增援,只是送上了遥远的祝福。

“清丘之盟”言犹在耳,而此时的晋国却选择背弃盟约,见死不救。

好在,宋国城墙坚固,宋国军民齐心合力,同仇敌忾,拒不投降,所以楚军久攻不下,此役整整持续了九个月,这样的消耗战让双方损失巨大,均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就在这危难之际,两位仁义之君出场了。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

鲁国以外的诸侯之间讲和,《春秋》都不记载;这次楚宋两国讲和,为什么破例记载呢?

这是因为赞扬这次讲和,出于两国大夫的主动,是他们二位自下而上推动的结果。

《春秋》当中,对两位大夫的所作所为是持肯定态度的,那么为什么要赞扬两国大夫的主动行为?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楚庄王围攻宋国,军队只剩下七天的口粮。吃完军粮还不能取胜,就只好回去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对于行军打仗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粮食,饿着肚子打仗那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说,楚国还有七天的时间攻打宋国,如若这七天拿不下宋国,就得自动撤兵了。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于是派司马子反登上土堙,窥探宋国都城的情况。

这场战役持续了九月之久,庄王肯定是心急如焚哈,于是派大夫司马子反去窥探一下宋国都城的情况,也就是探听敌人的虚实。

我们知道,两国作战都要修筑工事,就是用土堆成很高的小山,这样可以居高临下,清晰地观察到敌方的动静,它还有一个专属名词叫“土堙【yīn】”。

于是子反就奉命登上了土堙去探听宋国的虚实。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宋国的华元也登上土堙,出来会见子反。

子反登上土堙自是站的高看的远,但其本人也势必暴露在敌方的视野之内。

或许是宋国大夫华元看到了土堙上的子反,于是华元也登上了土堙,他要会一会这位敌国的大夫。

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

子反说:“你们的情况如何?”

试想,当时的这幅画面应该是挺有意思的,两国正处于僵持不下的胶着状态,一方派人登上土堙察探对方虚实;而另一方呢,也紧跟着登上土堙。

两人就这样见面了,没有剑拔弩张,更没有仇视,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张口便问,你们那边情况咋样了?这哪像是正在对阵的敌我双方,倒像是多年未见的朋友。

华元曰:“惫矣!”曰:“何如?”

华元说:“疲惫不堪啊!”子反说:“疲惫到什么程度?”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华元说:“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

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易子而食,就是说在饥荒的时候,老百姓发生了人吃人的情况,吃什么呢?吃孩子!但是吃自己的孩子不忍心,下不去嘴,但不吃又活不了,怎么办呢?我吃你的孩子,你吃我的孩子,咱们俩交换着孩子吃,这就叫易子而食。

析骸而炊之,就是说,虽说是易子而食,但也不能生吃,必须把他做熟了,做熟了得烧柴,那柴从哪里来?死人的骸骨,烧尸骨。

这画面,惨不忍睹,想想都害怕,简直就是人间炼狱,而这就是战争带给百姓的——生不如死,无尽的痛苦和毁灭。

楚国的子反问宋国的华元,你们那里怎么样了?华元的回复令子反很是意外,华元没有隐瞒宋国的现状,而是以实相告。

按理说,两军对垒,都是虚张声势,即使实力不足,也得假装撑撑面子,怎么能自爆“软肋”呢?而华元就是没有任何的隐瞒,实话实说。

面对如此坦诚的华元,司马子反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