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剧本”
2019-05-13 本文已影响2人
诚实的果果
今天听“得到”的逻辑思维《马奇诺防线是个摆设吗?》,有点意思。
接着又听了卞恒沁解读的冯唐新书《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炒》,两者结合在一起,有点意思。
逻辑思维《马奇诺防线是个摆设吗?》这一节是讲法国设置了一个边境上的防线,目的并不是阻挡德国的入侵,而是把德国的进攻路线挤压到一战的进攻路线上。按照一战的策略,再次战胜德国。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炒》中反复在讲曾国藩的“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包括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也是这个心法的应用。
两个音频合在一起,就是设定终极目标,编写一个确定的“剧本”,让队友和敌人都按照设定好的“剧情”去表演。
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们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明确,但是“剧本”没有细致打磨。
“演员(孩子和伴侣)”的表演经常会不按照“剧本”进行,过程常常失控,也没法达到终极目标。
好比我的科普课,昨天设计了一堂“漂浮的胡萝卜”的浮力原理体验实验。在课程开始时,以木头和石头在水中的浮力引入,再以潜艇的沉浮来分析体积和浮力的关系。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试验体会。
结果同学们在木头与石头的问题上就把方向引向了“死海”的问题。我设计的“剧本”就被演员给搞乱了。
当时感觉很无奈。但听了今天的课,发现可能还是小处做的不够。“剧本”的编写不够细,或者是剧本的包容性不够强。
“剧本”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洞察。可以用在教学和育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