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青年的故事散文七星小鱼的小伙伴们

华丽如我,甘愿就这样孤独地老去......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64人  不勾心的豆角

原创作者:不勾心的豆角

本文参加茶点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主题:独居青年

1、【引言】写在讲故事之前

其实早在四月初,我就知道了简书的这一征文活动,当时就有想写这个故事的冲动。但又颇为犹豫,因为实在不能确定:我要讲述的这位故事主人公,是否还算“独居青年”的范畴。

眼看着征文截止日期的临近,最终,我还是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拿起了笔。实在是这位朋友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深思。

2、【序曲】“我喜欢做张爱玲第二”——故事的主人公如是说

具体说来,我要写的这位“独居青年”,是我一个闺蜜的姐姐,一名80后,至今未婚,可谓传说中的“御姐”级超龄剩女。

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玉,是我闺蜜如花唯一的姐姐,大她12岁。

一听到这对姐妹花“如花似玉”的芳名,你自可想见,当初父母寄予了她们多高的厚望吧。

虽说在年龄上相隔一轮,两姐妹还是不负众望,一大一小地健康长成了璧人一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妹妹如花,自小就是乖乖女一枚,按部就班地遵循着一个平凡好女子的人生轨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如今已为人妻,还育有一个同样乖巧漂亮的小宝贝女儿。

姐姐如玉,则仿佛命中注定了孤芳自赏的人生,走上了不同寻常的剩女之路。她说这辈子,可能都要独身了——不,是不得不独善其身。

我的这个好闺蜜如花,是个善良又美丽的小女人,很是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姐姐如玉的未来担忧。

作为资深韩剧迷的如花,不止一次地哭着跟我提起她看了又看的一部韩剧,叫做《达子的春天》。她说,每看一次,她都要独自哭泣着为还只身漂泊在外的姐姐如玉担心不已。

在如花的感染下,我也找来这部韩剧看了。果然,第一集的剧情就让人唏嘘:女主人公达子,是个大龄剩女,因为看到新闻说一个独身老女人死在了家里也无人问津,才开始抓狂,誓要抓住青春的尾巴,赶紧把自己嫁出去,找个好归宿......

电视剧,自然总是给我们一个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但现实呢?

如花告诉我,有一次她终于鼓起勇气跟姐姐如玉讨论了这个话题。

我想,你们跟我一样,绝对猜不到姐姐如花是如何回应妹妹的关心及担忧的。

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如玉姑娘平静地说:

我喜欢做张爱玲第二:

活着时,阅遍浮世的华丽;死去时,享尽体面的孤独。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3、【第一章】“如花似玉”的少女时代

姐姐如玉的成长日记,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万众瞩目。

一出生,人们就说如玉随了母亲,是个典型的美人胚子。到了女大十八变时,她便越发出落得人如其名,亭亭玉立。

你若瞅上这如玉姑娘一眼,第一时间令你目不转睛的,定是她那一双剪水的眸子,似两颗饱满墨黑的葡萄珠儿,俏生生、活泼泼地嵌在她娇好的如玉面庞上。最让人无法招架的,当属她眼波流转间的顾盼生姿,好似有千言万语,欲语还休,又想与你话说从头。

从小学开始,追求她的男生就多如过江之鲫。但这位如玉姑娘,似一朵带刺的黄玫瑰,孤傲难驯。对于那些毛头男孩,她非但一个都看不入眼,还喜欢对其大加羞辱,以此为乐。

就算是这样,也丝毫不曾撼动她走到哪里必然轰动一片、引得众人行注目礼的好运。

要说如玉的学习成绩,倒是一直中等偏上,算得上是打破了“美女即学渣”的不良传言吧。

进入高中以后,她越发地锋芒毕露,呆板的校服也难掩一身的婀娜。

除了学业向来不差,在品行上,如玉也很是自重,虽然拥趸甚众,却从来不曾有过什么轻浮之举令父母头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然而,跟大多数少男少女一样,进入青春期后,如玉的叛逆也日益明显。她开始像一匹横冲直撞的野马,不服父母的管教,对上学的日子,也有了剑拔弩张的抵触。

终于,在高二那年,她自作主张地选择了退学。也因此,出离愤怒的父母一气之下差点跟她断绝了关系。

相比桀骜难驯的如玉,作为妹妹的如花,打小就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了。姐姐如玉自行辍学后,5岁的妹妹如花就更是成了家里唯一的掌上明珠。

在父母的冷眼以待下,2000年的人间四月天里,只留下了一封告别信,如玉就义无反顾地跟着朋友坐上了南下的列车。

那时的她身无分文,唯一的行囊,就是那个老旧的她用来听歌曲磁带的单放机。

直到今日,如玉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一路向南时,她的耳机里反复吟唱的,是非常应景的一首齐秦的歌《火车快开》。当时,她默默地在心底把歌词改成了给父母的决心书:

搭上开往南方的车

行囊却是一封信

虽然那是一封我最让你们担心的信件

在我每个字里行间

表露不想再留恋

而我带着最后一些伤感

回想着离家前的最后一面

火车快开 别让我等待

火车快开 请你赶快

送我到远方外面的世界

就当我已经不愿回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4、【第二章】“南征”岁月的独自闯荡

这一去就是10年。如玉把最好的青春岁月都贡献给了如她般年轻、活力四射的S市。

这十年的如梭光阴,可谓是她最典型的“独居青年”时期吧。

虽然住的都是工厂的集体宿舍,上下铺位,8个女生一间。但如玉是个名副其实的独行侠,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愿跟人多说一句话的。

不是她内向,也不是她清高,很多时候,她就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此而已。

其实,如玉的性格是属于那种人见人爱型的。虽然自小就长得格外漂亮,她却从来不曾因此而招同龄的女孩子们妒嫉。这全赖如玉跟谁都能自来熟的讨喜个性。只要她愿意,走到哪里,她就是焦点,也绝对是一枚男女老少通杀的“交际花”。

你若问她:为何你的个性如此地自相矛盾?

她定然会嫣然一笑,以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那几句来回你: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是的,不到20岁的如玉,就已经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了,她宛如盛开的冰山雪莲,端坐群山之巅,但看人世繁华,尽享高处不胜寒。

因为高中都没有毕业,她只能在S市从一名流水线上的普工做起。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

凭着良好的人缘、利落的嘴皮子、出众的容颜,如玉成了公司各种文艺汇演活动女主持人的不二人选,很快她又被破格提升到了公司的采购部。

从采购文员做起的如玉,吃苦耐劳,一步一个脚印。功夫不负苦心人,她换来了步步高升,直至采购部经理的位置。可谓风生水起玩转职场。

下班后,她挑灯夜战,刻苦自学,最终也顺利拿到了大本的文凭。

人们看到的是她的华丽转身、逆袭成功。但个中滋味,甘苦自知,远非三言两语能与旁人说得清、道得明的。

因此,跟风地看了一眼那部火极一时的《杜拉拉升职记》后,如玉只淡然一笑曰:电视剧毕竟只是电视剧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在S市独自打拼的如玉,并没有忘记逢年过节地常回家看看。

眼见着她越来越出人头地,父母自然欣慰不已。

妹妹如花更是把这唯一的姐姐如玉当作偶像来顶礼膜拜。

如玉不在家的日子,如花就给姐姐写信、打电话,叽叽喳喳各种开心不开心的事情给如玉听。

故而12岁的年龄差距,加上万水千山,也未能阻隔这对姐妹花日益浓烈的手足情深。

而在个人感情问题上,要说这十年之间,如玉自然是少不了众多的异性追求者。但她总是一副若即若离的态度,似乎那个上帝为她而创的另一半还未曾降临于世。

父母和妹妹如花,虽然都为如玉的终身大事在一旁干着急,但当着她的面也不好明说。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们的主人公如玉姑娘还算得一枚百分百的“独居青年”幸运鹅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衣着光鲜”背后的危机伏笔

熟悉采购这一行业务的人都知道,2000年后的那十来年,可谓采购从业者的最后黄金期。

那时候,传统采购经理人还没有遭到电子商务洪水猛兽般的无情冲击,也没有发生购买价格和供应商的资料,就如打开天窗说亮话般透明的网络直播“悲剧”。

长期摸爬滚打在采购一线的如玉,自然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台面下的红利。

可是,据她妹妹如花告诉我,每次拿到供应商塞的那些见不得光的“黑hei钱”,如玉都是兴奋地先把它们一张一张摩挲着点个遍——因为年轻,因为穷,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接着,没等这些百元大钞在口袋里捂热乎,如玉必然会速战速决地进行到下一步:花钱如流水——因为良心未泯、灵魂不安,她不想让这些带着“铜臭味”的票子,跟自己纠缠太久。

也因此,孤身在外的如玉从来没有余钱防身,她最多的财产,就是一箱又一箱的时髦衣物饰品。

出手大方的她,经常帮同事买单、捐助善款、打赏街头流浪汉......似乎哪儿哪儿你都能看到如玉大把大把挥霍钞票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个美艳无双、富可敌国的超级女星。

许是终于倦极了这种“纸醉金迷”的日子吧,2010年的一天,毫无征兆地,如玉突然辞去了这只金饭碗,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她作别了这座烙印了她无限芳华的S市。

又是乘着火车,她离去了。只是这回,她选择了北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5、【第三章】“北战”大都会的漂泊日子

终点站是B市,她一直向往的国际范大都会。

当然,与十年前南征时不同,如玉不再一穷二白、青涩无知。经过多年的磨练打拼,此时的她,俨然已是一位艳丽成熟的职场白富美。

感谢互联网,她早已事先安排好了自己在B市职场生涯的第一站。还是干老本行,不同的是,这一回竞争机制明显,由她和另一名采购部经理各带一队人马,进行良性竞争。当然,对于久经沙场的如玉来说,这些自然不在话下。

有了S市的十年历练在前,美丽的如玉在B市迅速扎根,如鱼得水,悠游自在。她一呆便是5年。

直至2019年的今天,如玉还身在B市。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期间她曾逃离过这座大都会长达两年之久。至于为了什么,她当然心知肚明。

2015年的冬季,如玉像一个狼狈的逃兵,仓皇地从B市出走,正是为了她深爱过5载的那个男人H君。

结识H君,是在一次应酬酒会上。久旱逢甘霖般,如玉很快对这个风度翩翩、头顶着A电视台编导光环的男人深陷其中。

职场中八面玲珑、精明干练的如玉,在情场上却恰如一张白纸,任凭H君涂抹。正如张爱玲所说: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看来世界名著里众多“美女与野兽”的组合,并非空穴来风。如玉与H君的结合,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如花曾给我看过她姐姐如玉与H君的合影。这是她背着姐姐偷藏的唯一一张。因为其他的,都未能幸免于难地被如玉付之一炬。

是的,这“金童玉女”般的一对璧人,最终成就的是另一个爱情悲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如花告诉我,姐姐如玉曾在一次给她的电话里泣不成声,控诉自己深爱如此不堪的一个男人5年,是多么的不值得。

如玉说,H君有一句理直气壮的口头禅:你别想试图去改变一个30多岁的男人的生活习惯。

这是不知道第N次,在如玉忙完了职场,又马不停蹄地为这个男人洗手做汤羹,孰料口味刁钻的H君一脸嫌弃,尝都不愿尝一口,只是懒懒地开口甩给了如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最不能忍受的,是这个无限风光的A电视台当红编导H君,趁工作之机,竟然跟多名接受采访的名副其实的“富婆”关系暧昧,被如玉抓到蛛丝马迹后,他一边忏悔痛改前非,一边又继续藕断丝连。

一朝被蛇咬后的如玉,对于男女爱情,从此开始了自我封锁的一生。

痛不欲生的她,忍无可忍,终于挥剑斩情丝。只是她选择了自我放逐,从B市彻底消失了。

这一回,如玉又再次一无所有了。多年的积蓄,已经悉数投掷到了为H君还房贷、车贷,还有日常开销。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这个傻女人呐!真是被人骗财又骗色,还不自知呀!”如花跟我哭诉姐姐如玉的断肠情史时,这样忿忿打抱不平。

“我还记得姐姐如玉有一年春节回家来,特意拉着我一起去逛街。全城的各大商场我们都转悠了一个遍,结果,她什么都没给自己买,就是为了给那个没心没肺的男人H君淘一件中式长衫,说是给他录制节目时上镜用。”

“谁曾想,真心的付出,却换来这样伤心的结局......”

如花的这一句感叹说完,我和她同时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中。

6、【第四章】“南渡”彩云之南的自我救赎

在我们的唏嘘声中,倔强的如玉到达了她梦想停留的天堂——彩云之南K市。

从零学起,她背上了相机,与口红面霜说再见,素面朝天地身着耐磨的户外服,跟随摄影团队穿行在丛林山巅。

不外出拍照时,如玉就志愿到山寨里,为师资欠缺的孩子们上课,到敬老院去,为老人们讲笑话、剪指甲......

总之,她让自己忙得比旋转的陀螺还要疯狂。

没有人知道这逃离B市的两年,她柔软的心灵是怎么熬过来的。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终于在张爱玲的作品里找寻到了出路: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更令人庆幸的是,2017年10月,当如玉一脸风尘仆仆地自K市返家时,妹妹如花惊喜地发现:我那个健康开朗的姐姐又回来了!

虽然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如玉的肤色染成了泛着太阳光辉的麦色,但她自内而外的那份宁静与祥和,是实实在在的,骗不了人。

这一次,如玉在家乡休养生息了好一阵子。

一有机会,妹妹如花就带着还不会走路的小女儿跟姐姐如玉黏在一起,找小区里的孩子和家长们一起玩耍。

也因此如花又发现了姐姐如玉的另一项神奇本事:

一与人打交道,如玉就瞬间变成了一颗照耀万物的太阳,迅速与大家打成一片,将她逢人就“自来熟”的功力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倒好像这是她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似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当夜深人静,姐妹俩促膝谈心时,如玉缓缓地跟妹妹说起了她当年的第一件少女心事。

原来,早在初三时,如玉就曾经喜欢过一个同班的男生,无奈青春的懵懂总是以淡忘收场的。但如玉不是。这么多年,她都一直把这个曾经的少年珍藏在心之一隅,永葆着一份美好。

是啊,谁说一定要是有结局的爱情,才值得被歌颂和怀念?有的时候,无言的结局,方是一种有无限可能的永恒美好。

经过这一次的长谈,妹妹如花知道姐姐如玉是真的彻底从H君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因此,春节后,当如玉决定再次踏上北上的征途时,如花也就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了。

毕竟,如玉说:

从哪里跌倒的,我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7、【第五章】再度“北归”的重生之旅

2018年初,美丽而倔强的如玉再度置身于这个曾让她有爱有恨的B市。

只是这次,她洗尽铅华,脱下了“爬满了蚤子”的那一袭华美的生命之袍,像是得到了浴火重生,她平和地默诵着张爱玲的名言: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所以,她开始选择尝试各种不同的工作,比如婚礼司仪、幼儿早教师、卖保险、在商场承包摊位卖女装、自己注册开公司......

只是这回忙碌到没有时间睡觉的如玉,不是为了逃避什么,而是对自己华丽人生的不懈追求。

因为她知道: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拒绝了绽放的同时,我也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8、【尾声】一个永远的“独居青年”的自我救赎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个大龄“独居青年”如玉姑娘的故事。

生活还在继续,故事也还在继续。

如玉的世界却日益澄明。她说,衰老并不可怕,孤独也不可怕,虽然“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但“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她还说:华丽如我,甘愿就这样孤独地老去......

(本文系作者原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