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文质写作

正面管教,您怎么看

2021-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苹果树

老郭在梅花桩学法指导群里发一篇个人今天的感想,请大家拍砖——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有教育洞见的网友分享的自己的亲子案例。

这位网友可以说是教育精英,在基层做到校长的。姑且称他为C先生。

C先生是数学专业的,专业素养相当深厚。他的围棋水平,大概在业余六段。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拒绝学习他所擅长的专业,也拒绝妈妈(C太太擅长美术)擅长的专业,孩子最后学了另外的专业。

C先生反思自己,大概有一次很无意间,曾经说过孩子真笨的话。

所以他认为,是自己对孩子的错误评判伤了孩子的心。

我以为,这个观点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实不仅错误的评判会影响家里的亲子关系,我以为积极的评判也非常容易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

原因,在于评判是一种权力。

评判是一种仲裁权的运用。

家长要行使这种仲裁权,必然需要与孩子形成抽离关系。

然而孩子与家长第一的关系,是认同关系,是同在关系。当家长手握仲裁权的时候,家长就面临着一个坑,那就是当看到孩子的不足的时候,会想出手调节孩子的行为。而调节的主权,本来应该孩子先做决定是否调控。这时候,家长就容易越界,去调控孩子。再进一步,就是控制孩子,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和行为自主权。

所以,你看,从评判到控制,这个陷阱是非常容易掉进去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掉进去。但能够避开这个坑的,应该少之又少。

这个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了。

(以上是老郭的分享)


以下是我的看法:

《正面管教》一书,给出的思考路径是——“每一个生气的孩子,都是一个正在经受挫折和失败的孩子,他们需要家长的支持”。

正面管教确实很有道理。不过,我们的文化似乎不是正面管教的文化。所以移植正面管教的文化总是感觉有一些别扭。或许,我们就是从威权文化、服从文化、恐惧文化中长大的。所以,要开展正面管教,无疑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自我革命。

正面管教是一种协商式的管教,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管理,营造一种轻松的成长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觉察力,调整能力。所以正面管教是一种连续性的自我教育行为。开展正面管教不仅仅是管还是教,还是一种引导。教师开展正面管教需要一种信念,因为我们的文化有极大的反差。所以,开展正面管教的教师肯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顿,甚至是怀疑。

实施正面管教,比简单管教肯定要复杂,见效慢,不会产生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从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终身成长,从班级文化的营造的角度来看,正面管教却是最有效的。

教多于管,寓教于管。正面管教或许依据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人性,对于孩子的潜力有一种信念。

胡老师在正面管教共读群里面读到了我的分析,“梅老师分析得很透彻。”她继续说,“像学好一门外语,需要不断的刻意练习,还有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潜移默化的改变!”

正面管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虽然慢一些,但是落实到了根本,是教育的正道。因为教育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所谓立竿见影只是一种误解和错认。从对待自己的自我教育开始,从自我觉察和自我改变开始,不断走向自我改变和成长,虽然缓慢,但是正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