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

知识最终将变成条件反射

2020-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暖霞心理

相约读书打卡第498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所著的《认知天性》第二章巜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第一节|知识最终将变成条件反射/第二节|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知识最终将变成条件反射。

在神经外科领域(应该说出生后的所有事情上),人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获得一种必不可少的知识。埃伯索尔德是这样描述的:

手术时会出现很多难题。等晚上回到家后我就会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我能采取什么措施。如用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缝合方式?下针应该疏一些还是密一些,或者缝合线要靠在一起吗?要是我这样或哪样调整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第二天上班后,我会试验一下,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即便第二天不做尝试,至少我也把事情想清楚了。这样一来,我不仅重复温习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或是复习了别人手术时的经验,而且还在其中增加自己的感悟。这些补充的内容正是我在教学环节中错过的。

反思会涉及多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或是早期的训练内容,把这些和新体验联系起来,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正是这种反思,让埃伯索尔德尝试了修复后脑静脉窦的新技术。他在头脑中演练过这种技术,也在手术室中实践过这种技术,直到这种技术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操作,这样一来当病人一分钟失血200毫升时,他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埃伯索尔德指出,要想确保新知识在需要时派上用场,“你要记住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担心的事情,把他们排成表:步骤1~4”然后花心思钻研。这样在情况紧急、没有时间思考步骤的时候,你才能靠条件反射做出正确的举动。“你必须不断回忆这种操作,它才会变成条件反射。就像赛车手处理紧急情况,或是橄榄球4分卫进行避让一样,你必须能不加思索,在条件反射的驱动下采取行动,一遍遍的回忆,一遍遍的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一遍遍的看书)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孩子们用绳子把蔓越莓穿起来做项链,挂在树上后却发现蔓越莓从绳子的另一端掉下来了。不打结,就做不成项链。检索给记忆这条绳子打了个结。重复检索能让记忆更清透,它把记忆这条绳子又缠了一圈,使其变得更牢固。

“遗忘曲线”说明“记忆蔓越莓”从绳子上脱落的速度有多快。刚读过或听到的东西,有70%左右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被忘却,之后,遗忘速度开始变慢,剩下的30%左右会被缓慢遗忘。这里面的教训很明确:改善我们学习方法的一大挑战就在于找到办法中断遗忘的过程。

检索记忆中的知识可以让它们在今后更容易被想起来。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记忆的文章中写道:“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可以增强记忆。”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中得知,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这就是测验效应,也被称作检索——练习效应。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多次检索,而且检索之间要有间隔。重复进行回忆,有助于巩固记忆,让大脑中的信息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增强并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埃伯索尔德神经科医生、喷气式驾驶员都知道,重复检索能把知识和技能深嵌在头脑中,使其成为条件反射,成为大脑不需要刻意思考就可以做出来的反应。

许多人对测验感到失望,是因为测验只被当成了衡量学习成果的方法,这导致我们放弃了最有用的学习工具。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根本就不是二选一的问题,是两者都需要。一个人对已知掌握的越好,他就越能用有创造力的方法解决新问题。不练习独创性与想象力,就没法记忆知识。同样的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