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章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孔容之德,唯道是从
甲本: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望(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左边三点水,右边上幽下子}(幽)呵呜(冥)呵,中有请(情)吔。其请(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左边人字旁,右边一个父}(父)。吾何以知众{左边人字旁,右边一个父}(父)之然,以此。
乙本: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恍)唯淴(忽)。淴(忽)呵恍呵,中又(有象)呵。望(恍)呵淴(忽)呵,中有物呵。幼(窈)呵冥呵,其中有请(情)呵。其请(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王本: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订正处:
1、“惟道是从”订正为“唯道是从”。
2、“道之为物”订正为“道之物”。
3、“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订正为“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
4、“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订正为“幽呵冥呵,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5、“自古及今”订正为“自今及古”。
6、“以阅众甫”订正为“以顺众父”。
7、“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订正为“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
王弼注:孔空也.惟以空为徳.然后乃能动作从道.恍惚无形不繋之叹.以无形始物.不繋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不]可得见.以定其眞.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眞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眞其中有信也.至眞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阅]万物始也.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以此知之也.
心本《德道经》第二十一章整理如下: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