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1大于3
疫情之下,孩子们已经网课几十天了,想着自己听会的感受--没有超级吸引人的内容是很难全神贯注的,便能料到孩子们几十天网课后的态度。
为了老师们能学些极简技术丰富课堂,提高效率,更让课堂多些趣味,让疫情下的课堂师生都受益,我设法组织了一次培训。
这次培训特别邀请了魔幻老师何其钢,因为深感何老师极简技术的妙趣横生,作为亲历者和受益者,我向领导口头请示,得到同意后,又拟写方案,在群里发动老师,在线填报表格,并且大致按照备课组进行分组,共分为12各小组,钉钉群建立了学习群和管理群,从开始自愿报名的70人到最后的90多人,说明这个活动还是得到老师们关注的。
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我们和科学大道二小一起培训,确定为期连续三周,时间定在11-19,11-26,12-3共三次,分别定为强师、优课、育人三个主题。
为了烘托气氛,我还设计了简单的开班仪式,第二次由小英主任主持,第三次由杨玉主持,每次安排四个老师进行分享,程洁和梦琪一炮打红,艺炜和俊俊明天上场。为了明天不出意外,今晚7:30我们开始试播。
通过试播发现了几点需要改进之处:
1、内容上,有的不够丰富,略显单薄;有的内容太多,有点旁逸斜出,不够精简。在这方面何老师做得很足,肉料比足够吸引人,干货满满。
2、形式上不太注重互动性,以讲为主,忽视了屏幕前的听众,如何让听众参与,是每个老师的基本功。要互动就要注意制造新奇感,强化参与性,深度卷入,不能让听课者有置身事外的感觉。一定要让别人一秒不拉地跟随你,”心会跟你一起走,眼会跟你一起动,手会跟你一起做“,这才行。
3、表达上,要创造新奇感 。可以边播边解读,也可以先播放再让大家猜测,一些想强调的重点还可以让大家打在屏幕上,形成互动,印象深刻。同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要到位,评价要跟上。
今天到学校整理了需要报销的所有资料,一张张打印出来;给老师们编号准备制作学时证,然后要盖学校章,要盖教育局的章,要扫描发给老师们,下一步还需要在平台设计课程,发布年度学时申报、审核。。。每一件工作说起来一句话,背后要干很多很多事情,而且还要考虑效果。
从展示效果来看,程洁活学活用,颠覆了我的认知,非常有创意,尤其把极简技术和希沃白板结合起来,1+1的组合拳发挥了超能量;梦琪是个新教师,也能很快学以致用;俊俊爱动脑上手很快,令人欣喜;黑马估计是艺炜,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创新运用活学活用;乐乐告诉我,她的极简技术应于数学课程的分享被区教研员表扬,要在全区展示。想到老师们的进步和获得,想到自己还能做些有益于他人成长进步的事情,所有的麻烦和付出觉得都值得了。
极致是99分,顶尖高手是90分,优秀大概80分。但是大部分人,误以为10分就是满分。
这个世界可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是“一分耕耘没有收获,八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一百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