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 教海文荟社会热点

当代普通人的痛苦,是进退两难的生存困局

2021-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袁大岛

以前有个词,叫中年危机,说的是人到中年,很多琐事缠身,看不到尽头,又放不下身边的拥有,

现在有个词,叫青年危机,其实说的内容如出一辙,年轻人背负的东西很沉重,到了中年,

这些东西的重量往往更沉重。

以前有句话,叫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现在也有句话,

叫年轻时候多吃苦,等老了的时候,

就习惯了。

普通人的苦,为何进退两难?

首先,说说往前走的难。

如今这个社会,上层和下层的关系,既敏感又存在明确的对立,

很久以前的时候,没有网络,上层和下层的对抗,往往是一张纸,一句话,或是一个不知何处而来的“规则”导致的,

现在,有了网络,声音就变得嘈杂许多。

不同层级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对抗着彼此,而这种对抗的方式,有时候非常微妙。

举个例子。

短视频平台经常给人们推送这种类型的视频:

豪车,豪宅,潇洒的步伐,体面的装扮,

几句不咸不淡的独白,看似“亲民”的动作,眉宇之间却透露出的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屑。

这是上层对下层的挑衅吗?

当然不是,但是看起来,

确实有一种“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谁也不说出来”的感觉。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但是越来越好的难,并不仅仅是前路崎岖,需要跨越的,付出代价的事情越来越多。

而是随着屡败屡战之后,无论是理性的分析还是感性的触碰,

有一种声音,正在愈发清晰:

我们所坚持的前路,一定是美好的吗?

或者说,

当我们伤痕累累所争取到的东西,得到的,一定比失去的,

更加重要吗?

看过了那些浮华的表演,沉淀于心的,不仅仅是对世态炎凉的理解,

也是对内心深处,追求二字背后含义的深刻反省。

其次,我们再说说退路。

我身边不少上班族,都在或多或少的做着兼职,

无论是民营私企,还是一些国企,央企,

好像做兼职这件事的价值,甚至逐步超越了主业本身在他们眼中的重要性。

为此,我曾经做过一些调查,在与几十个身边的朋友谈及此事之后,

我得出了一个与我想象大不相同的结论,

我以为很多人去做兼职,是觉得主业的钱不够花,或是想多赚点让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但是,我发现虽然有些人确有类似的想法,但更多的人做兼职的核心意义,

是不相信企业,不相信主业的稳定,而产生的一种生存焦虑。

如果说私企会给人这样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国企央企也会有人这样想呢?

在我进一步了解之后,知道真相的我,有一种惘然若失的感觉,

原来,很多国企职工,虽然他们知道自己不会被辞退,

但是他们发现,就算在这个企业干一辈子,干的再好再出众,

没有一些特殊的渠道,自己也不可能得到重用,

在我了解的这些人里,我知道有不少人的能力很优秀,

他们的副业收入很高,甚至有些人的副业收入是主业收入的好几倍,

副业收入一年几十万,主业拼命干一年几万的现象,

绝非罕见。

那这是为什么呢?

据我所知,这样的人把主业当成是退路,

他们知道,退路能够给他们提供的,并不是收入,

而是一份人生保xian,

这些能力出众的人,他们看待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往往非常清醒,

他们知道,一旦副业从事的行业出现波动,主业是他们“最后的避风港”。

能力再强,也应懂得顺势而为的道理。

能力如果在企业得不到重视,就应该想方设法在其他地方去变现为自己的收入,

这是很多企业职工,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抉择,

他们并非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是他们失望的太久:

这个社会有些事情的出现,会让人不断的失望,

但他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可能从失望的环境之中彻底脱身,

所以,无论是退路还是前路,对他们来说,

出路,是他们唯一会走的路。

当代普通人的痛苦,是进退两难之后,

不知如何是好的纠结和困苦。

很多人在步入社会多年之后,他们会变得很老练,很世故,

但也渐渐对“自己混社会这么多年究竟有什么意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

而这种质疑的根本,在于他们发现,

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似乎都离自己的预期越来越远,

而自己的预期,从最初希望早日走向人生巅峰的期许,到后来稳定即安的妥协,

心态变了,但事情越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接踵而来的麻烦,必须适应的现状,都在让人们的神经,无时无刻不在紧绷之中,

渐显疲态:

不是我们不够坚强,

而是看清现实之后,

苦笑一声接受失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