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一,作业反馈:
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以前有孩子把一个“正”字算成一个符号,导致于把某人的5个正字,25票算成了5票。纠正以后,孩子记住了,一个“正”字是5票,要把正字数量乘5。
当遇到三角形的时候,该生认为一个三角形有3画,因此,上题中就出现了36这个数据。
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昨天孩子明白了,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做决策,不能凭主管想想。因此,要根据统计数据中最多的来做决定。
本题中,橘子的数量是最多的,学生决定购买橘子。但是,该题是问你准备购买哪几种水果,并不是一种水果。有孩子补充到,就挑个2--3种水果,喜欢的人数很少的水果就不买了。
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也有孩子说到,喜欢人数最少的水果也要买一点,不过,要少买一点……
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这种题型对孩子来说,已经太熟悉了。提问题的时候,最好要说完整的话,不要把原来的意思改变了。上图中,要加上“喜欢的”这几个字,完整的问题就是――喜欢跑步与打篮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当然,很多的孩子说到,内心知道要写这么多字,但是,写的时候还是偷懒了,省略了一些字。这些理由,老师都理解,有的时候也会赞同。但是,能规范着来,还是最好的。数学,需要规范……
二,整体提升
收集的收集与整理,是根据现实问题的需要,为了清晰某一个问题,产生了调查,记录,整理,分析等统计过程,目的是为了做出最终的决定。
小孩子,毕竟很小,直接同他们说这些,应该是不大清晰的。因此,为了让他们有这方面的感悟,我为他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见下图:
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故事中,为了抓捕秃头鹰,就必须弄清楚秃头鹰活动规律。(统计的目的就出来了。)然后调查秃头鹰一个月的活动,并记录下来(此环节,渗透了多重记录方式――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再根据原始记录,整理成统计表,分析秃头鹰的活动情况(小猴家最多,小松鼠家最少等等),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判断与决定(在小猴家抓捕秃头鹰),最终成功抓捕了秃头鹰。整个的统计过程,如下图:
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课尾,还有重要的一点要渗透。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的判断与决定,有的时候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教师问到:“埋伏在小猴家,能保证一定抓到秃头鹰吗?”
别说,孩子还挺厉害的,说到:“不能保证,有可能秃头鹰去了别的家。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
看,可能性都出来了,而且还知道,可能性的大小。孩子,为你点赞。
最后回到“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素养上来,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建立统计思维。
有统计思维的人,考虑问题不会偏执一端,能整体性的看问题,即能看到主流,也能接受与承认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