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习惯真正的样子

习惯养成之风险防范【海比特初级Day3】

2016-08-15  本文已影响13人  棒棒糖Emma

明确概念,是一种习惯

通过层层任务,终于通关来到了@幸福进化俱乐部的#海比特初级训练营,下面记录下第三天的课程内容和感受。

海比特第三法则:表里一致


第三天:习惯养成三阶段的风险防范

说实话,课程进行到昨天,我已经开始有点迷茫了,迷茫在我列了很多习惯,有具体的,有抽象的。

比如每天运动、每天练字,做日计划和周计划。。。。。,永澄老师针对这些习惯提了个问题:这些习惯是为了什么?

还有一些比如要事优先、积极主动、刻意训练。。。。。,永澄老师针对这些习惯提了个问题:这些习惯如何执行?

其实,前者是习惯化,后者才是习惯。我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本是想提高效能来用的,当时我以为的习惯就是习惯化的习惯,所以我拿到这本书后我很疑惑,这些都是什么习惯啊?

习惯的分类:元习惯和表层习惯

习惯化:表层习惯,产生惯性的状态,感觉像习惯。 

习惯:思维习惯或元习惯,是真正的习惯,这才是可以养成的习惯。

表层习惯就是最容易形成的,大概21天到2个月。表层习惯和思维习惯之间还有一个肌肉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可能需要1到6个月。思维习惯的改变阻力非常大,它是很难养成的,大约6个月到2年的时间。元习惯非常重要,宁可用一年的时间养成一个元习惯,也不要。思维习惯是可以迁移的,养成了一个后,第二个第三个元习惯或许可以很快的养成。所以花一年的时间养成一个元习惯就足够了。永澄老师建议在第一年先养成积极主动+自律这两个元习惯。

下面是永澄老师给的话术:

1.先把你的半年目标和核心习惯书写下来。

2.你的核心习惯究竟是元习惯还是表层习惯?如果是元习惯,请问它可能有哪些表层习惯?如果是表层习惯,请问它可能满足哪些元习惯?

3.只有表层习惯才能落地实施,来选择一个表层习惯,并为它设置一个月的目标吧。


永澄老师的习惯养成思路:在习惯制定的源头上防范风险。

DAY1:习惯和目标绑定。

DAY2:找到核心习惯,以一带多。

DAY3:表层习惯和元习惯绑定。


今天的课程颠覆了我对习惯的概念,比如以前我一直相信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并且一直对养成表层习惯乐此不疲。当课程上到昨天时,在精选习惯时我产生了对习惯的疑问,今天的课程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并认识到习惯养成的关键是盯住元习惯,并找出元习惯和表层习惯的联系,通过表层习惯来强化元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确实是值得好好来读一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