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医笔记 ▍水气病方论(1)
【题记】
本系列笔记是本人阅读各种中医著作的笔记,一些观点与现下通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之间意见也不统一;所录方剂很多是有关医生的经验方,实际效果无法验证,切不可照搬照抄,否则后果自负。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想主要是看著作者的思维方式是否有其合理之处,能否自圆其说,从而启发培养自身的中医思维,加深对中医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崇拜。
中医认为,水代谢障碍是由机体功能低落引起的,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慢性功能性障碍引起的水气病,相当于西医所称的积液病,一类是具有排异性质的急性水气病,如心下有水气、停饮等。水,潴留在组织里的液体;饮,潴留在脏器见的液体,一般是粘液;痰,脏器分泌出来的病理产物,在脏器内部,并不是只有肺里才有痰。
一、心下有水气
心下,不仅仅是指胃,而是泛指胃肠胸腹的整个区域。
干呕是心下有水气。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呕。呕吐是一种排异反应,胸膈肌和腹肌剧烈收缩,挤压胃腔,把胃里的有害的东西排出来,这就是吐;当胃里是空的,有害的东西分布在机体组织里面,就是说心下有水气,这就是干呕。
咳痰是积液病,干咳是胸腔或肺里有水气。痰形成于气管中,属于病理的产物,而象肺水肿之类,它是肺组织里有水气,因此咳嗽的时候没有痰,是干咳。当人坐起来的时候,肺里的水气自然往下走,因此一般干咳是坐时轻,卧时重。
噎是食道有水气。食道的肌肉通过一紧一松的传递运动来吞咽食物,当食道有水气时,肌肉松弛了,所以吞咽困难,这就是噎。食道长瘤,是通道受阻导致吞咽困难,不是真正的噎。咽炎导致的吞咽困难,实际出现在咽喉部位,因此喉咙会痛,而食道有水气的噎,没有咽喉肿痛的症状。
小便不利是水气病。尿频尿短,总是尿不干净,这是水液潴留,水液代谢出了问题。
二、停饮
饮与痰都属于积液,是器官组织的分必物,也就是病理产物,黏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而水气时存在于机体组织之中的。停饮是因循环不足而导致的病理产物,因此它虽然有时也有小便不利的症状,但通利小便往往没有功效。
辩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虚烦,脉沉紧。
积液不在胃里,而在脏器之间,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而不是呕或者吐。病情加重,则虚烦,心下痞硬,胁下痛。胃肠里面没有宿食、宿便,因此它是一个虚证,而不是实证。
处方:苓桂术甘汤
茯苓40克,桂枝30克,白术20克,炙甘草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