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开花”学校课题探索分享
(这是4月份一篇讲座的絮叨版,要配合PPT听可能才有用,无法将PPT放上来,所以只能脑补一些画面吧。课题研究不是挂在庙堂之上的,需要我们每天都去触摸一次,思考一次,总结反思一次,课题研究才不会有陌生感与疏离感。)
提到课题,我们首先想到什么呢?
几年前,我会想到这几个关键词:虚假、繁琐、费力不好看、别扭……总之是无意义。
而现在,我会想到这几个关键词:生命力、趣味、有意思……总之是有意义。
这两组词语,区别是很明显的。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大的反差的认识呢?也许,这需要从我来这所学校开始,从我经历的课题建设的方方面面说起。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让“一”开花》,来讲述我们学校从建校之初到现在的课题探索之路。
2011年8月,加入泡小天府。8月下旬,在泡小集团总部的培训会上,我第一次知道了有些课题是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因为当时泡小本部有个家校共育方面的课题获得了国家级的奖励,而这个课题是他们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同时又是真正在用的。不像我之前遇到的课题都只是写在纸上而已,也不是坐在屋里瞎编空想出来的,不是等到开题了,阶段报告了,结题了,就在东拼西凑地自圆其说。
于是,我也盼望着能够真正经历一次课题的从无到有。
(一)把“一”种好
2012年8月,游琼英主任加入我们学校。我们的这个“一”就是她带给我们的。这个“一”就是我们现在还在践行的“基于学生真问题的分享式教学”,虽然这个课题已经结题。是游主任的加入和带领,让我经历了一次课题研究。
先看看我们的探索之路。这是写在课题里的,是真的在践行的事。(新闻图片)
再来看看我们沉淀的成果。这一阶段我们的热情是高涨的,我们所有的参与人写了大量的课题研究的文章,(展示每个组所写文章图片)
总体感悟。
(二)让一落地
这个课题是不是我们写些文章就可以了?不是,游主任带领大家下深水研究文章。这是我们全体做微课题研究的第一次。
展示:方案、过程、资料。
成果展示:
这个“一”还没有结题时,我们又在此基础上让这个“一”生了一胎出来。(展示图片)
总体感悟。
(三)让一开花
探索之路:每人一节诊断课,每人两篇文章(诊断课上课图片、评课图片、文章展示。展示自己的研究文章)
“一”集结:形成学科课题(计划图片、语文、数学、品综、)
总体感悟。
未来设想:乐观地投入
让一开花,也可以遍地开花。当然,并不是每朵花都能结果。那我们就先把那些既能开花又能结果的课题,好好经营。只有每个人都课题意识深入下去之后,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有价值。
(结束后,有老师提问:如何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课题研究?这是管理者的最想解决的问题。我们都想要那个100%,事实上那个100%总是处于虚胖的状态。所以第一心态上要好,“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先调动可以调动的力量吧!第二,可以构建一个或几个研究共同体,找准研究目标,一起来做,破除研究之难。第三,尽量的小而实,不要一来就搞官方的很好看却不中用的研究,尤其是那个课题撰写,没有一些理论功底是做不下来的【这可能是一线老师最不愿干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