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把时间当做朋友》(中)
上一篇文章中,我简要的回顾了《把时间当做朋友》的前面三章,其中最核心的认知包括:时间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能做的是管理好自己,而心智的开启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开启心智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楚地认清自己的现实,而且始终记住现状不可能马上改变,一切都只能靠积累。
在有了这些核心的认知之后,我们的注意力会会获得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会跳出当下的境况,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考量当前的任务。
举例来讲,一旦我确定写作是一件对我很重要的事情,即使现在没有办法给我带来收益,立即改变我的现状,我也不能着急,想要马上在一个月,三个月,或者一年后就可以马上得到改变。因为,现在自己的写作能力的积累本身就不够,过去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本身也不足够长。只能重新开始积累。
有了这些认知,至少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时间稀缺的心态,之后,我们再来关注具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可能会更加有成效,这也是我在今天的文章里面想要谈的内容。
今天主要介绍这本书当中提到的三个具体方法:拆分任务,切分时间,修炼自己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利用“事件——时间”日志增强自己对时间的感知;在行动中积累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
多任务操作系统
对于计算机而言,这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QQ在为你提供聊天服务的同时,谷歌浏览器正在为你提供搜索服务,多视窗的操作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的处理效率,之所以可以完成这种操作,是因为他有一个分时操作系统,计算机的CPU的处理能力同样有限,但是有了分时操作之后,在某段时间处理一项任务,另一段时间处理另外一项任务,一个队列走下来,再次开始处理第一项任务,这样看起来就是同时在处理多项任务。
还有一种多任务的处理方式,就很容易理解,比方说在泡茶的时候,可以在烧开水的时候同时完成对茶具的清洗。就是在任务拆分之后,判断任务是否可以并行,如果可以,就同时去做。简单的例子,跑步的时候可以听得到音频,通勤的时候可以看电子书。稍微复杂一点的,举一个组织上的例子吧,我所在的一个PRESSone的粉丝社群,现在在做一个比较大的架构调整。要做内容素材的收集,兴趣社群的重建等等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如果都是一步步推进的话,肯定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这个时候,这个将近5000人规模的社群的发起人,并没有做线性的推进,而是定了大的任务架构和规则,小范围的进行交付给其他人,然后这些人都同时对任务进行进一步的拆分,进一步扩大范围进行交付,同步进行推进。这样整体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时间切分,任务拆分,这些其实都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俯视的视角,就很容易陷在具体的任务中,看似努力,但是可能已经掉入陷阱。就拿我来讲,就很容易长时间段的陷入一个具体的任务中,而导致了其他事务的拖延。比方说,在我每天的任务计划里面,25分钟的金融学专栏的学习,25分钟的有道云笔记整理都是25分钟的英文阅读,都是需要完成的,而且这些任务基本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只是一个单纯的习惯培养。但我常常会因为晚上写作时遇到瓶颈,写不出东西,这三件事情就都不做。
还有一个我想说的例子,我最近在学习互联网运营,这里面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我之前的学习,就是一个个章节的去学习,但是实际上,运营的体系里面,再有一个初步框架后,很多基础技能的学习,是可以同步入门的,精通可能需要更多专注的积累,但是作为一个跨行的人而言,可以同时熟悉内容创作,还有社群,甚至用户体系的打造,数据分析。而我总是不加鉴别的就想一开始就深耕一个领域,一条线走完再走另外一条线,这样试错的时间成本就高了。
再比如写作,我之前想写运营的知识体系,后来发现没有经验,光理论写不好;想写自媒体文,好像也没有什么感觉,后来研究得到,就想写个人成长类书籍的解读。这么一条线走下来,也是没有什么好的作品出来。如果一开始,我就在写个人成长书籍解读的同时,也开始研究一些自媒体文章,上一些课程,同步开始,同步迭代,效率会不会更快。
可是一天的时间就是那么多,一个人的精力也就那么一些,如果多任务会不会把自己折腾的更惨。实际上就涉及到后面的两个内容,对于时间的感知,还有长期计划能力的锻炼。
“事件——时间”日志
每天记录一下自己完成某件事情花费的时间。这绝对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践行起来太难,但是一旦逐步养成之后,会受益很大的一个习惯。
首先,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陷入一种时间稀缺的转态,不停地在忙一些事情,但是一天下来,好像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就我个人而言,最近这一年断断续续地再用朝夕日历去计划和记录当天完成的一些事情,执行的并不好,经常忘记去添加事件。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感受一个好处,就是我现在可以不费很大劲,就可以看到前些天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荒废了哪些时间,在那些琐碎的事情上占据了过多的时间。这样就可以给下一次的计划提供一个基准参考,也打破了自己似乎很努力在做事情这么一个幻觉。
我相信这么逐步迭代完善下去,至少会走出时间不够用的错觉,时间并非不够用, 而是你没有花时间去感知时间。
朝夕日历这个工具好用,他可以在已经格式化的时间窗口下是设定和记录任务。但还是比较碎片化,可能并不太方便做统一的信息整理和汇总。所以现在的想法时,如果能做到每天六点起床,就可以花半个小时时间,把前一天的时间花费,汇总到有道云笔记的记录中,这样的积累,回顾起来更加方便。只记录事件和时间,不用写感受。
如果朋友的定义是,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和了解他的话,那把时间当做朋友,也就需要我们花时间去陪伴和了解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做时间的切分,才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长期计划
我一直对长期计划这件事情完全提不起兴趣,5年,3年,甚至1年,我都觉得是一个完全不可预估的东西,没有提要去想太多,做好当下能做的就已经很不错了。后来,每一年的开始,我也想学其他人一样,做一做年度阅读计划,年度学习计划,即使这么简单的事情,回过头来看,也同样是搞不定。更不用谈3年或者5年。
我真正感受到长期做一件事情的力量的时候应该是关于英语学习吧。刚毕业那会儿,校园招聘的时候进了顺丰,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批人应该算是我这5年里面在职场上难得遇到的一批伙伴。除了应付日常的工作以外,我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学习的状态,英语也好,写作也好,还把罗辑思维当做一个吸收知识手段,认为自己在进步。那个时候,有一个女孩子在备考托业,那是2013年。我2014年离职骑行,之后转作销售,兜兜转转。2016年的的时候,她去了加拿大留学。而我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失去了完整阅读一篇时代周刊完整文章的耐心。
长期计划,可以稍微简单一点的理解吧,就是有一些长远的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至少可以像一个公司的愿景,能够帮助自己跳脱出当下的困境对自己做一个调整和考察,也可以帮助自己去延迟满足。
刚开始,很难对自己做出很精细化的年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都很难执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件事情就不再报任何期待。如果有了一个长期的愿景,也逐渐培养起了对时间的感知,做好一天的计划,一周的计划,然后去在行动中不断地去迭代自己做计划的能力,这样有一天,我们可能也能成功地做出自己的计划。这其实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
再举个例子吧,现在知识付费很火,很多人都试图做超级个体,你得会打磨课程,制定学员的学习计划吧。这个计划一般都在3-6个月。朋友圈里面有一个女孩子,同样也是和英语相关吧,就自己做课程,可以看到很细致很有节奏感的安排。最早在2014年知道她,那时好像还在自己学翻译。我相信她现在打磨课程的能力,肯定来源于她当初打磨自己,做学习计划的时候。而这个能力一旦习得,就可以很容易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
这和多任务处理相辅相成。目标拆解之后,我么就不会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到一个领域,希望马上获得质的飞跃。我们知道一切都要靠积累,那就尝试在多个维度进行积累,这里面才有可能有意外惊喜产生。如果始终都是线性的推进,想要得到短期的满足,那么机会成本就比较高。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回顾一下。为了达成多任务的处理,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感知时间,同时在行动中去迭代长期计划的能力,这样才能对目标进行可行的拆解,多维度的提升自己。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马上就能达到的转态,知道这些道理之后,践行中最难得实际上是找到这么一个度,既不让自己陷入很努力的幻觉,又不让自己的精力太过耗散。
我是不二唐卡,今天是6月13,上一篇文章写于6月9。
这是我持续写作的4/1000天。
写作时长2小时30分钟,结束时间6月14日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