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奇女张爱玲
人间奇女张爱玲
人间奇女张爱玲2019年3月9日,在株洲市图书馆,听共阅互借读书社社长杜超老师讲《倾城之恋》,由此领略张爱玲的种种传奇。张爱玲作为民国时期涌现的优秀女作家,在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扑朔迷离的剧情,演绎出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
首先,身世之奇。
张爱玲的祖父是张佩伦,祖母是李菊耦。李菊耦是晚清重臣(中堂大人)李鸿章长女。这样显赫的家世,无疑给张爱玲烙上了贵族的光环。张爱玲一辈子有两大骄傲:其一,身世显赫;其二,才华横溢。据说,祖母李菊耦嫁到张家时,李府的陪嫁有整整十箱金银财宝。如此丰厚的嫁妆,简直够吃三辈子。后来事实证明,家道中落的张家,还能过上优渥的生活,还能渡过经济难关,正是得益于这批压箱底的陪嫁。张爱玲的父亲是旧式文人,母亲是新新女性,都是高级知识份子。张爱玲幼爱庭训,天赋极好,七岁便开始创作小说,她曾感叹:“遗传就是这样神秘的飘忽。”
其次,成长之奇。
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是新新女性,受过五四的洗礼。在张爱玲、张子静姐弟俩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与姑姑一起出国留洋了。姐弟俩随着父亲履职,一起到天津生活(父亲在天津找了一份翻译工作),过上了一段橙黄色的岁月。后来,父亲丢了工作,全家搬回上海。
父亲对张爱玲影响最深的:一是鸦片,二是《红楼梦》。在幼小的张爱玲心里,父亲常年躺在吸食鸦片的床塌上,下午时,跟她聊一些亲戚间的笑话。在父亲的影响下,张爱玲以《红楼梦》人物为原型,编一些在现在看来的穿剧。
学生时代的张爱玲高调、奢华、张扬,可能她的童年压抑太久的缘故。她写小说、自已设计衣服。
“出名要趁早。太晚了,快乐也没那么痛快。!”这便是她心底的呐喊。
然而,随着母亲的回国,随着与母亲的频繁来往,父女之间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终有一天,父亲以张爱玲对继母孙国蕃不敬为由,狠狠地殴打了张爱玲。如果不是保姆的保护,张爱玲几乎被殴打致死。但是,她仍被关了禁闭。在关禁闭的十多天里,张爱玲感染了严重的痢疾,差一点挂掉。张父害怕背上“恶父”骂名,偷偷给奄奄一息的女儿注射了一针消炎用的抗生素,让她奇迹般的活下来。死里逃生的张爱玲一出囚笼,马上在报纸上登载了父亲虐待她的经过,让他的父亲成为舆论讨伐的焦点人物。当然,她绝口没提父亲注射那救命一针的事。
张爱玲逃到母亲黄素琼那儿。母亲打量这个并不漂亮的女儿,幽幽地说:“如果没有幽默的天才,就不要讲笑话。”
母亲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代名媛,原本要把她送到欧洲留学的。但是不巧的二战爆发,局势不定,伦敦大学是读不了。最后,张爱玲只能选择到香港大学就读。
1939年,张爱玲独自一人求学香港。
--张爱玲就是在这样破裂、畸形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所以,她才会叛逆、沉默、敏感……
“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以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怪僻缺点。”——在《天才梦》里,她如是说。
香港沦陷,张爱玲经历了最痛苦的一段历程。香港沦陷的十多天里停电停水,但是,颇为传奇的是,学业未竟,她居然能逃出香港。
然后,重新回到上海。她的身上是否真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1943年,张爱玲仅仅23岁,却迎来了“文学井喷”期,创作了大量的爱情小说,一举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江湖地位。
她的作品里流露出“惘惘的威胁”。所谓“惘惘的威胁”,是否指向人生有好多的“不确定”与“未完成”。人生的境遇,都是“命中注定”,总有“千载一时”。“点一支香,我跟你说一个香港的故事。”——《倾城之恋》。
“幸与不幸,很难说得清。”但是,1943—1945这两年,张爱玲确实“渐入佳境”,开始感觉“万般皆好。”……
人间奇女张爱玲再者,爱情之奇。
一个打死也不见陌生人的高冷女子,一个声名鹊起的年轻作家,怎么会爱上一位国民党高官,爱上这样一位有妇之夫胡兰成?这真是鬼迷心窍了——是胡兰成塞进门缝的那张小纸条(那一手潇洒的字),洞穿了这位才女的深深戒备,还是胡兰成的才华,俘虏了这位没有任何恋爱经验的大才女?
“今生今世,濡沫相依。”“独独不平实。”“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是,起初的“蜜月生活”,演变为“逃亡生涯。”最终是“貌合神离”,远赴福建“千里寻夫”。即使已完全识破胡兰成的人品,还要为他留下30万元的巨款,供他逃亡。这样不可救药地补贴胡兰成。可见,张爱玲真是一个“不彻底的人物。”
1956年2月,在美国的张爱玲搬到纽英伦州,遇见了比自己大三十岁的美国剧作家赖雅;8月与赖雅相识半年后结婚(人生中的二次婚姻),两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赖雅逝世。
这11年的回望,是“没有团圆的小团圆。”
人间奇女张爱玲再四,飘零之奇。
1955年,张爱玲远赴美国。据说,当初她是从深圳罗湖口岸出关的。她出国的理由是,到香港大学续完学业。也就是说,她是经香港转游轮到达美国。 在罗湖口岸,当时居然没有遇到一点儿干涉、阻挡。海关人员只是检查了一下她简陋的衣箱,并没有半点为难她的意思。
试想,假若当年她没有出走,留在大陆,她的命运轨迹,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1972年,张爱玲迁居洛杉矶,她在美国过起幽居生活。她以旅馆为家——一个箱包、几件随身物品而已。只要有熟人或朋友发现了她的行踪,立马搬走,决不停留。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享年75岁。生前指定林式同为遗嘱执行人。9月19日,遗体在洛杉矶惠泽尔市玫瑰岗墓园火化。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张错、高全之、张绍迁、许媛翔等人携带出海,撒于太平洋。夏志清在《烬余录》里写道:先生远去,永不落幕。
——纵观张爱玲传奇的一生,更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性在于,为什么她的性格里,有太多的内省、敏感、自卑与自我封闭?……
站在家庭教育的视角,我们试着寻找她性格成因的答案。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
就像张文质老师所谈到的童年时期的“生物疤痕”一样。成年时遇到的所有心理问题,几乎都可以回溯童年找到答案。
童年时,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怎么和世界相处。而张爱玲的童年,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给过她真正的爱。童年时代爱的缺失,会影响人的一辈子。
也就是说,很多成年后的问题,其实,都是童年时的问题。
回眸生平,唏嘘斯人,盘点张爱玲的传奇,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张爱玲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病人;也是一位旷世奇崛的女子;更是一段苍凉的人间传奇!
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