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我为什么总是就“数字”提问?
我在工作坊上经常就“数字"提问。
大多数情况下会把大家问得哑口无言。虽然内心喜欢这种感觉,却为公司最牛的一伙人,只是凭感觉处理经营问题,回答不出来具体“数字”,留有一丝遗憾。
但我仍然坚持这样做,因为,我发现管理者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太容易凭感觉考虑问题了。而“数字”对于大家来讲,既可以客观的说明问题,也能够让大家容易理解。最关键的是“数字”也意味着,管理者分析问题的思路。
比如,谈到人员流失率高的时候,如果听到今年员工流失率是30%,而往年同期是13%,不仅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迫切性,更可能会引发更加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可惜我们听到的回答往往是这样。
我问:“问题的现状如何?"管理者们会告诉我:“员工流失率高、工资低、升职空间有限、工作流程繁琐、客户满意度低等等“。这些回答,既不具体也不量化,更多的代表了个人直觉和判断,也很难说服他人相信这是个客观事实。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一个区域公司的战略会上,探讨未来市场预期的时候,现场高管却没人能准确说出该区域2019年的市场数据。总经理也只能闪烁其词的说:数据口径不太一样……
影响利润提升的障碍分析会上,现状描述出现的是:团队目标感差、管理能力差、人员配置一般等等。
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在会议上的。虽然,我认同仅有“数字”,创造不了价值,但更认同通过观察数字,可以发现市场上的变化,可以明确可能的市场规模、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趋势、阐述团队真实的现状。所以,我一贯要求大家,如果不知道,一定要问清楚。然后把问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即可以做为"信息“,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起点。
当然我同意,就算目前了解的事情,能够用清晰的“数字”表示出来,也不一定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创造价值的,是管理者分析数据时的感知度、敏感度、分析逻辑,而这些依赖的往往是管理者的经验。
唯一需要管理者注意的是,不要陷入经验的惯性之中,因为未来看不见的变化、新的生态、新产生的机遇、完成某事的决定信念,都会使“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发生重大的变化。
曾经有一个团队的流失率,和同期相比很高。彼时正值公司执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团队主管们一致认为是考核制度惹得祸,一时间所有压力都指向了人力资源部,搞得HR们一个头两个大。
HRD请我帮忙诊断,我发现大家对于人员流失的原因,几乎都是凭感觉来的。在分析中很少有“数字"出现。即便像某个员工去了竞争对手以后,工资翻番这样的信息,大多也只是带着情绪的猜测。
于是,我请他们务必用"数字"回答几个问题:
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的人数对比?
主动离职司龄覆盖?
主动离职中司龄人数集中在哪些团队?
这些团队管理者过往人员流失率?
过往离职人员与此次人员岗位、层次、比例对照比较?
经过认真寻找答案以后,HR们发现离职人员中的85%,集中在两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且大多集中在两个团队。对比过往数据对比后发现,这两位管理者麾下新员工流失率一直很高。
听到这个结果,HRD深深松了一口气。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但却可以看到“数字“的重要性。
很多管理者觉得"数字"很枯燥,却忽略了"数字"比描述来的更加客观,也更能体现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
有一次,因为项目的原因,旁听客户经营管理例会,某总向领导汇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篇一个数字都没有,大谈特谈的内容都是描述性语言,比如:困难多、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等等。让人很难判断具体情况。这样的汇报居然也能通过,并获得与会者的肯定,让我大跌眼镜之余,对后续工作的难度有了新的认识。
真的希望管理者少用形容词描述现状,尽可能多的用"数字“表达,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因为只有基于“数字“,分析和验证才有价值。定性的词汇更多表达了人们的感觉,问题的根源在于,每个人都感觉又都是不一样的,而“数字“则相对客观的多。
每次在会议室听到人们用“多、少、不行、冗长……“来回答现状时,我总会这么想。(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