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改革政策解说的诉说
近来在诉说后,常常陷入一种思想的焦虑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对于这个演说的不自信。我甚至会怀疑自己所讲的是否可以实现,以及这个演说的真实价值。我被邀请,说一些话,之于这个诉说的不自信常常出现。而我之所以被邀,总是因为所处的工作岗位。我在这个领域因为工作站位,多了解一点政策和有关发展的设想。
这个发言并不是出于我已经很透彻得了解了具体政策,我之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多么自信。这个宣讲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学术。之前,我在学科教学研究中进行发言,我乐意说,且投入,这体现为一种自信。这些所说的都是我做过的,有了实践验证,这是证明有效的经验。
关于政策的解读其实要超前于现实,即在现实中还没有实施的,其价值在于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在原因分析后,提供的具有疗救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所我可以自信的是,这个政策的预期方向是对的,其发现的问题是存在的,我们预期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可行,这就要交给实施者,交给校长和老师。
从这个角度可以透析关于教育改革的政策解读与宣讲,这和具体的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还是不同的。政策预设是固有的,演讲者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我们只是有责任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去诠释,去让人更好理解和实施政策。学术则是需要把设想转化为实施举措的,更加考虑可行性。而且这对于研究者而言,最好要进行验证,有一定的实验基础。这就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自主发挥作用的空间。
现在看,政策落地其实需要具体参与的学者不能只是停留在政策的条款和纸面上,只是玩味字眼,讲一些玄而上的理念。这不能满足实践层面的需要,他们要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实验,要在学校在课堂与老师们协同研究,奠定实践基础。这是最重要的。
由此可见未来在改革落实中专家的正确作为,同时我们也就更加透彻了解到现实教育改革推进中存在短板。专家不接地气,学术没有关注实践等,这都是很大的问题。其实,这样的批评早就有了。我今天有所感慨更多是从自身的思想不落实,心里有一点虚,所关联和阐发。
从事教育,投身在这个行当已经三十几年,快走到职业生涯的终点了,然后才醒悟到这一点——这或许有一点迟了。就此而言,我国基础教育的研究,在体制与机制上还没有提供一个让参与者关注并普遍重视实践,基于实践来改进教学的环境。我们或许有一点轻视实践,把理论与思想价值过度放大。这么说话似乎情绪化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