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08-170703(星期1)第一章(检视阅读)
今天是共读活动的第八天,今天4:55起,没洗漱,直接开电脑进入直播。进入直播频道后永澄老师已经在讲话了,只听到说老师是委托后宫小伙伴叫醒的,当即想哇,老师找到方法了,那我就不用给上次的问题找方法啦(准点的问题)。当时捷径就产生了,老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就不用想办法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到上次的问题(问题链接:这个是问题)觉得还是有必要解决的,因为这个触发器是事,不是人,要解决的迟到这个事,想明白了,就今天吧,分析下是原因(遇到的具体情况),然后对我能想到的情况做一个方案。这个放在最后面吧!
今天是对第一部分的第一章做检视阅读,共12页的内容,我可能用了20分钟吧,然后找出了问题1(在讲什么?说明两个系统的运作原理),但对问题2(怎么说的?结构-*-)我就没能一下找到,然后又翻了翻,像是找到了但又没找到,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问题:产生错觉、妥协和自我控制是包含关系吗?还是和出现冲突时是并列的关系?
老师开始问要不要做分析阅读,我的回答是:我的问题没找到答案我要做分析阅读。今天尝试着做一下,看看我自己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吗。
好,来说说关于迟到这个事,我用TMBRT模型来分析(理解):(但不知理解正确与否,欢迎提意见和建议)
T:触发器---老师迟到
M:动机---想获得重要信息(知识)
B:行为---怕错过,注意力控制不住,产生焦虑
R:奖励---没有
T:触发器敏锐度---加强烦燥情绪
这个循环中没有奖励,没有对动机进行奖励,我的动机是想要获得信息,那老师没来,我自己看书不也一样能获得信息吗,我可以自己先看书吖,对此可以设置奖励:老师没来,我自己先看书,在这中间如果能对所看内容提出一个疑问,将问题写出来,就奖励自己一颗糖,并尝试解答。
有奖励之后我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也就不会焦虑了,当我回来(可以设置看5页书,瞄电脑1次)看电脑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1、老师开讲了,这种情况就先记录一个当前所听到的内容,错过的部份下来再去找录音补上。
2、老师未开讲(或未在场),这种情况就接着看我的书,等待下次“回来”时间。
这样就不会让自己产生焦虑,加强触发器敏锐度让自己烦燥了。
以后针对迟到这类事,可以先确定对方是否一定会来,会出现两种情况:
1、不来了(可能临时有事),直接撤就好,不用等待,如果觉得放你“鸽子”了,你不爽,让他请客。(当然具体也分情况)
2、确定会来,那就静静等待,想想本次的动机是什么,可以做与之相关的事,当然也可以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你当前能做的都行,这就看你对价值的取舍了。
因为事实就已经是事实了,要学会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如果你选择的是烦燥、埋怨、不爽,你的触发器敏锐度会加强你的行为(情绪),久之你可能就越来越烦燥,一听说对方会迟到,然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当然,你要保证你每次都准时,不然你有什么资格来不爽来抱怨呢,是吧?(想想你感觉不爽时想抱怨用的是什么捷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