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分科研修――尖椒文科山东莒县——青椒计划,我们在行动莒县暑假教师研读《给教师的建议》学习专题

《因材施教,共促成长》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8人  50d208d64944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今天是我参加莒县教师共读一本书的第一天,因为之前不知道有这个活动,今天看到何老师在莒县助教群里发了老师们的打卡名单以及优秀打卡老师,我就很有感触,马上联系何老师咨询读书打卡的事情,何老师很快回复并给我发来了给教师建议这本书的电子版,何老师的热心帮助让我特别感动,同时也要非常感谢何老师在参加微认证过程中给我的帮助。

接下来我就阅读的《请记住,没有抽象的学生》这部分内容的感想和感悟加以说明。

首先,在这部分内容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苏老师提到:“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容易导致学生在较低的年级时会出现落伍,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们对学生进行因此施教,并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比如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这些学生在紧张的劳动中显示他们那积极活动的精神,他们变得跟以前完全两样了,因为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上。    教育是一份长久并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每位老师认真对待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恰当的运用表扬和评价,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