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读时光
2023-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木筑
在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和儿子相处的快乐时光,读《丁可可的奇遇》,我边读,他会拿起铅笔,倚着我边听边画。
“妈妈,‘透明’在哪里?” “妈妈,‘去上班’在哪里?” “我喜欢‘大面包树’,它在哪?”
读完两页后,我就点着他画的斑驳的笔迹,问:“这个词语怎么读?” “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以此检查他听读的效果怎么样。儿子自己感兴趣而画下的词句,刚刚听过,大部分都能顺利冲下来,有一些字还要再拼一拼。
就这样,还不会自主拼读的幼儿园小朋友,圈画下熟悉了新词,也复习了拼音。
不成系统、随意的家庭共读,不经意间总能收获惊喜:
读第二章《和香蓟的第一次见面》,读到“那一次,大面包树的树洞里探出一颗白色的小脑袋,一双晶亮的小眼睛,不停地向四周张望。”我观察在一旁听着的他的表现,只见他趴在沙发上,头往前“探”着,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看看左看看右。
尚不识“张望”的他,却也能在句子中领会这个词的意思,并不自觉地走进角色,在阅读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这种方法确实有效!
就这样,我们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饶有兴味地读了小县如何帮助因为贪吃被卡在树洞里的香蓟,又如何把香蓟带回家去,读了这只贪吃贪睡的小老鼠洗澡时如何调皮地玩耍,儿子都把自己当成了小老鼠香蓟,跟着一起做惟妙惟肖的动作。
已然化身为小老鼠“香蓟”的他,直到点着一张插图上头戴蝴蝶结的小老鼠,跟我确定“香蓟”是女孩后,就再也不扮演这只可爱的小老鼠了……
饭前午后,看到痴迷电视的他,我会叫他:“快来听《丁可可的奇遇》了。”他小嘴一撇:“扮演的话我就去。”
现在,我是香蓟、丁可可,他是小县、曲奇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