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言菊语】读名师学做师(八)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于永正老师的《忆师友、谈人生》中的第二章“盘点自己”。在这一章里于老师又是怎样评价自己呢?他是这样说的:“我是一个思考型的实践者。我写的所有东西(包括日记),都是用文字凝固下来的思考。写,是最全面、最深刻、最理性、最冷静的思考”。
可敬可亲的张敬斋老师
对于老师影响最深的我认为应该是她小学时候的张敬斋老师,他曾在多个地方提到过张敬斋老师,比如《我的教育故事》里,比如,在第三章“故乡行”里,张老师字写得好,课文朗读好,画画得好,京胡、二胡拉得好,歌和京剧也唱得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态度好,所以给于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忘不了张老师给他画的一张奖状;他忘不了张老师在他的作文本上画的许许多多的红色波浪线;忘不了张老师带他们在操场上挖沙坑,发动他们到富水河的沙滩上搬细沙;忘不了张老师带领他们搞活动――演话剧,爬山,为梨花授粉、掐花,慰问军烈属……张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的这些活动是在1948――1954年间,这不就是我们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吗?难怪学生时代的于老师喜欢,就是现在遇到这样的老师,我们谁又不喜欢呢?如果我们像张敬斋老师那样热爱学生,兴趣广泛,又怎会得不到学生的爱戴呢?
给了我梦想的李晓旭老师
张景斋老师使于永正老师有了许多的爱好,对许多的学科产生了兴趣;那么李晓旭老师则是让于老师有了梦想和追求。李老师在于老师的一篇作文上曾经下了这样一个批语:此文有老舍风格,可试投《中国青年报》。虽然,于老师的文章没有发表。但是,李老师的话却让他做起了作家梦,他如饥似渴的读书,搜肠刮肚的写稿。老师的一句话激发了学生的梦想,看来老师的适时鼓励对学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做老师,就应该不吝惜鼓励表扬学生的话语。有一句话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成长,肯定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安慰,会像一颗种子悄悄埋进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相信理想和追求在,动力就在,希望就在,充实就在,收获就在的道理。
博众家之长,打牢名师根基
好老师成就好学生,勤奋好学的于老师跨进江苏省徐州师范学校后,又遇到了一群助力他后来成为名师的优秀老师,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她养成了许多很好的习惯:首先是养成了不动笔墨读书的习惯;其次是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还使他养成了读他身边的老师的习惯,记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思考他们的不足。教代数的徐惠通老师,有“三绝”,他的课讲得绝,字写地绝,京胡拉得绝;教音乐的陆有信老师,让他明白什么叫责任感,什么叫“教不严,师之惰”;教美术的郭宁兆老师在国家困难时期,给每位同学赠送一块月饼,把“爱”的种子播撒在了于永正老师的心田。真是优秀成就优秀啊!
我也曾经是孩子
如果说于永正老师之所以成为全国特级教师,是他学生时代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好老师,那么参加工作后,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他说:“原因之一,是我有一颗童心”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所以他要求自己尽可能上课时把课上得轻松一些讲课生动形象一些说话幽默一些,让学生做对终身发展有益的作业――读书、写字、作文,不做令学生生畏、生厌的试卷和“练习册”。对待学生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学生应该做到的、达到的要求,必须做到、达到,否则,绝不放过。他会千方百计的把看起来又是不经意的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他会像孩子一样和学生一起去拥抱去感受那些美好的东西,他对自己说,要蹲下来看学生,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爱,因为“爱是理解的别名”。
是啊,为师者如果时刻记住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时时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想想自己上学时最希望老师怎么样,最想老师做什么,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某一天和学生再见面时,回想起当初留给学生的那些“爱”的碎片,收获的一定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