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比特训练营这才是习惯真正的样子

“六个元规范”持续学习执行记录(更新至20160707)@She

2016-07-03  本文已影响110人  夏小月

PS:如果你看过本文,可以单独浏览“六个元规范”持续学习执行记录-单独的更新

〇、题记:

本文为 @Sherry夏 的“六个元规范”持续学习记录。由于完成“六个元规范”的学习才有资格入围海比特训练营支持团,所以有了这篇文章。又由于“六个元规范”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每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感悟的领会,所以本文定位为不定期更新。

概念解释:

“元规范”:1976年,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主要指反应或调解认知活动的任意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元认知理解为认知的认知。那么,借用元认知的这个概念,确定出元规范的定义:元规范就是规范的规范
“六个元规范”:成长是个人和环境互动的结果,所以,6条元规范就是从个体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中得到的。关于个人的规范有:积极主动、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关于和环境关系的有: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最后还有一条同时适用于个人和与环境关系的:本质导向
“同侪”(chai,二声):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伙伴,通常指和自己志趣差不多的同辈、伙伴。
“本质导向”: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成长的本质是个人价值积累的过程,所有和成长有关的话题都以此为出发点。

一、积极主动

意愿。没有一个人可以叫醒假装睡觉的人!只有自己想要改变,改变才会出现。
资源。出现资源不足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积极主动。只要想要就说出来,说出来资源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选择权。风雨阳光:遇到困难我们究竟如何选择,是将其当成自我提升的机会、未来护城河的可能,还是吓跑自己的纸老虎,积极主动的选择权在自己手里。
自我决定。人们通常有内外两种动机,最重要的就是内在动机:兴趣、享受和内在满足三大类。期待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因为达成而感到满足才是最强大的动机。帮助自己实现自己想要达成的样子。

【20160703】

二、刻意训练

刻意训练(精深训练)。刻意训练是能力提升中最小化的训练方式。刻意训练的目的就是让恐慌区变成学习区,让学习区变成舒适区。
精细分解。将整个技能提升具象化,并且分解至极致的技能环节,每次训练只针对一个技能环节训练。
放慢速度。消除“求快、求速成”的愚蠢的预期,精准地体验、感知、学习该技能环节的状态,用慢方法实现快成长。
重复训练。刻意训练中的重复体验是对“精准”一词的再次强调,尽可能感受到所训技能环节的所有细节。如果离开了精深区的训练,那还不如早点停下来。
强化反馈。刻意训练的目的就是掌握该技能细节。技能的训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持续改进的过程,而强化体验、觉察并给出反馈才是重中之重。
拒绝自动完成。很多人会用“我感觉我会了”来自动完成训练,从而掉入寻常训练的状态下。尽可能不在技能训练中用实战来取代刻意训练。
只有肯定具体行为才会产生真正的激励。而刻意训练是关注具体行为的一种训练方式。
刻意训练体现着一种重要的心智模式:精进。
刻意训练是技能提升中最高效的方式,没有之一!

【20160703】

三、作品声音

影响力 > 注意力
先想后做。做之前要想清楚,最简单的方式是PORT模型,高级一些的有复杂任务分解方法。
成果导向。成果导向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到底(或者称之为:做完)。第二个层次是产生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完成的层面,而是将成果产出。
作品效应。在任何一个社会化组织中(职场、社群等),真正脱颖而出的人都是因为给出了作品,这里有一个作品效应。在群里灌水混脸熟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带来了注意力却没有影响力,还不如尽可能多出点作品!
四个层次:想清楚、做到底、出成果、有作品!

【20160703】

【近期成果】

1.文字:
《海比特训练营结营作业 》
《习惯养成 #海比特训练营#主持人讲话记录第三天课程
《不抱怨的世界:抱怨的换位审视,你在抱怨吗?》
《让我们一起来登山》
《【个人成长理论与产品研究院】第一次交流活动@Sherry 夏》20160706
2.摄影PS:突破海报

Paste_Image.png
3.王语欣成长日记:见朋友圈不定期更新。下次整理出来。
Paste_Image.png
Paste_Image.png

四、利他主义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一点,是利他主义的起点。
照亮盲区。很多人因为自己的盲区,出现类似答案就在手边还要询问别人,增加他人的负担。降低他人的无谓付出。
用绝对坐标沟通。举个例子,上周答疑会有个伙伴问我:“老师,我最近心情特别烦乱,用了所有方法都没有用,怎么办?”如果您是答疑老师,您会怎么想?
一次性交流。我们提出一次性交流的利他主义理念,确保不影响他人!
避免甲方思维。成长的这条路上,有先来后到但是没有必然的谁服务于谁。
认真提问。如果问出的问题让人无法回答往往是因为根本没有走心,没有认真思考。建议用结构化的方式提问:问题的分类、主题、背景、自己的尝试、主要困扰点。
帮助他人实现价值的过程就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

【20160703】

【20160707】

五、 同侪力量

导师指引。帮助自己找到规律、看到更远、规避风险、节省成本。
成长小圈子。彼此共同选择一个成长任务,使用互助和压力的方式来帮助全组提升。
榜样力量。一是高能量,当我们看到榜样是如何做事之后自己仿佛会有充满电的感觉。二是降低风险,榜样现身说法给出可行性验证。三是具体参考,如果有人已经给出案例,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社群策展。为别人提供成长的机会并真正成长起来,自己会成长地更快。

概念解释:

策展:英译:curation,即策划、筛选并展示的意思。早期定义是艺术展览活动中的构思、组织、管理工作。现代定义指在中国文化创意、艺术文化领域,通过创意构思、资源整合(人脉、文化艺术、渠道、媒体)等智慧劳动,链接中高端品牌、文化、艺术项目与社会大众的关联,使活动、展览、演出发挥高效系统专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

【20160703】

【20160707】

六、本质导向

成长的本质是什么?
站在价值的角度思考。个人成长和价值有关。
要事优先。探索;删除;执行。
抓手思维。什么是可以带动的?
谨慎吃药。“直面现实”,采用事实的方式评价,而不是用价值评价。
不满足于有效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您是期待成长的人,就尽可能再深入一步,找到目标管理的本质吧!

【20160703】

【20160707】

======================

自评

6大元规范,自己都做的怎么样了?

积极主动:6分

刻意训练:4分

作品声音:4分

利他主义:3分

同侪力量:2分

本质导向:4分

======================

石雨鑫老师手绘!

======================

易仁永澄:『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