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8):与青春有关的主题|父母辈的他们的青春故事
我原以为,作为父母辈的他们的青春,贫困、苦涩、痛苦、暗淡、无光。
可是,没想到,原来,他们的青春故事同样是那样鲜活闪亮、那样活力洋溢。
我们前段时间出去爬山的时候,碰到一对约莫有五十多岁的夫妇,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本来没有什么交集,可是由于要拍照,又不知道前面的路,请他们帮了好几次忙,干脆和他们一起结伴而行。
我们很好奇,从他们的着装和口音来看,他们不是本地人。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到他们的一些人生经历。他们原本都是上海人,后来下放到东北农村,过了十几年的“知青”生活。从十七八岁下乡,到三十多岁才由于工作原因才来到这边小城。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电视剧《北风那个吹》,由一只猪劈叉引发国人关于一个时代青春的集体回忆。那些冰天雪地的画面、那些艰苦劳作的场景、那些令人窒息的精神枷锁、那些萌动而无处安放的青春,都让现在的我,无限地感慨和叹息。
我的青春是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度过的。清香的桂花、婉转的鸟鸣,自由的学习思想氛围,还有美好的爱情、纯洁的友情......所有这一切,都是我和同龄人这些“80后”,幸福地拥有过的。
而作为父母辈的他们,与我们的青春相比,能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呢?
“难道你们不觉得苦吗?”我问妇人。
“哪里会觉得苦,只觉得很快乐、很有意思。”她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等我反映过来,她就真诚地讲起了他们的青春。
“我们那时候比《北风那个吹》里演得有意思多了。东北的雪大,都可以没到膝盖,我们就穿很厚的棉衣棉裤。有时甚至同时穿好几条呢!你不知道,那时我们全身武装,只能看见两个眼珠还在骨碌直转。”说完,她爽朗地笑了。
“那时我们还摸鸡呢!可不像《北风那个吹》里面的那个人那么傻。”她丈夫接过话,回忆道:“那时我们在摸鸡之前都要蹲点儿。看哪家的鸡笼在外面的牛棚里,这样比较好下手!”我们捧腹。“我们都会事先计划好时间、地点、负责人员。我们有接应的人,还有学猫叫的人。万一鸡叫起来,我们就学猫叫,让主人以为是猫惊动了鸡,所以鸡才叫的呢!”他说得嘴角上翘,眉毛也微微上扬,很是得意的样子,让我们忍不住大笑。“我们赶紧捉了鸡,装到蛇皮袋,递到外面,接应的人提着就先跑,我们后面的人就分几批向不同的方向跑。这样,即便有人追,也没办法追到鸡了。”我忍俊不禁,为他的幽默和他们的小智慧感到有趣和开心。
“是啊,”妇人也沉浸在回忆的甜蜜中,“第二天,鸡就到我们的肚皮里去了。不过,鸡毛、鸡骨头是一定要收拾地干干净净找地儿埋了,免得被人发现抓住把柄。”我乐了:“那你们就真得一次也没被发现过吗?”
“哪有那么好的运气,肯定是被当地的农民发现过的,”妇人说道,“只不过,他们都很疼爱体恤我们这些从城里去的大娃娃,认为我们离开大城市的家到他们贫苦的乡下干活儿,是受苦了。所以,他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随我们去了。”
他们还回忆了年轻时候很多有趣的往事,包括晚上偷偷地看小说、打牌,甚至包括打雪仗、堆雪人等等。青春在他们的印象中,竟没有一丝灰色,全是亮丽的快乐、热情和美好。
他们还自豪地说起了他们开辟的北大荒,在东北搭建的楼房。他们说直到现在,年青时所在的地方,很多房屋和良田基本都还是老样子,没怎么变。
他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北大荒,留在了祖国建设的最前沿,他们无所遗憾,惟有骄傲和自豪。
我原以为作为父母辈的他们的青春,是贫困、苦涩、痛苦、暗淡、无光的。原来,他们的青春故事也是那样鲜活闪亮、那样活力洋溢。
13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