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课听评课督导报告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教师研究课展示”活动,教务处以及教科研、教育督导等组织实施了全校性的听课评课活动。自11月14日第12周至12月28日第18周,我在校领导的引领带动下,进班听课35节,参与评课28节。现将活动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活动概况
本学期教师研究课展示,有54名45岁以下教师做课,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为了上好课,各学科组、备课组认真组织备课、听课、评课,以达到“汲取他人长处,为教学提供借鉴”的目的,做课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教学风采,显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老师们听评课的热情也随着活动进行逐渐高涨,参与听课人数日益增多。
二、活动亮点
1.“面向全体”得到基本落实。研究课上,大部分老师都能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问题,课堂提问覆盖面较广,师生互动对话基本成为课堂常态。同时,很多老师还通过有针对性的巡视指导,与学生进行个别对话交流,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语文组的颜翠老师,她在课前就与学生“预热”,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化学组的闫芳老师在提问环节,对学生有适当的“追问”和“点评”,深化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物理组的闫美娟老师选择的演示实验,贴近学生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讲练结合”得到有效实施。研究课上,大部分老师都能讲清知识重难点,讲解中,注重兴趣引导、材料拓展、内容挖掘、优化提升,点面结合、温故知新,具有科学有序的教学流程和环节步骤,具有具体详实的学案,践行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比如语文组的李淑荣老师,在讲解诗歌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了诗人的生平材料,做到知人论世,以人解诗;生物组的韩挡丽老师,注重知识归纳梳理,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让学生轻松记忆相关知识,收到良好效果;英语组的张芳老师教态自然亲和,讲解层次清晰,切合学情,互动良好。
3.“媒体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研究课上,绝大部分老师都于课前制作了教学课件,课上运用了多媒体手段,不同程度地做到了与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数学组的沈涛老师,她的课件对于学生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像,起到了直观形象的作用;地理组的刘艳峰老师的课件,穿插了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对“热力环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数学组的窦洪英老师讲的是“数列的综合运用”复习课,她的课件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提高了课堂效率,强化了学生理解吸收。
以上三个问题,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即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一个是“术”,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效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勤奋努力去实现,这是老师、家长等任何外力因素不能替代的。老师的“教”必须立足学情,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必须时刻注意引导各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在课上有所得有所获,否则,老师学识再高,讲得再好,如果不能实质性地推进学生自身真听真学,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学,一切都是枉然。
三、存在问题
分析存在问题,目的是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着力解决问题,整改提高,从而规范教学,提升水平,提高效率。
(一)学生方面
1.缺乏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
2.课堂发言不主动不积极,或者有口无心,折射出来的是注意力不集中,思考没有及时跟进也不太深入。课堂参与率不高。
3.同伴互助(小组学习)观念和意识不强,不知道合作的方式方法。
4.不爱动笔,懒得动弹。没有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5.课前预习不够,课下复习更不及时。
6.“困课”“睡课”现象。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态度不端正。反映在本学期研究课活动上,有的老师不积极不主动,将自己的课尽量向学期后期拖延,导致第18周一周竟然有13节课之多,如何听评到位呢。有的老师将自己的课安排在“非黄金时间”,主观上不想让更多的老师去听去评。至活动结束,仍有的老师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老师过度自信,对课堂教学采取我行我素听之任之的态度,教学随意性很强,这种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教学理念有偏差。有的老师“讲风”太盛,关注的是自己的备课、教课,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学生学情,没有考虑学生怎样学得更有效果。以学定教,为学而教,边学边教,教后再学,教学相长等教学理念未能确立,更未能践行。
3.学案设计有问题。研究课上,很多老师都准备了学案,但学案的练习不到位,或根本无法完成,几乎成了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老师备课时对学生学习情况把握不准或过于乐观,二是教学设计环节把握不精细,前松后紧,导致学案练习时间不够用。三是教学进程节奏把握欠佳,遇到课堂偶发事情或阻碍,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策略。四是老师将课前预习学案,课中学习学案和课后复习学案混为一体,量大任务重,所以无法达成。
4.课堂提问太随意。研究课上,有的老师不仅满堂讲,而且满堂问。但提问有的过于宏大,过于模糊,过于突然,过易,过难,过快,老师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积极评价不及时,学生互助机会不多,特别是老师面向全体无针对性提问,学生集体无意识齐答,是一大弊端,学生答问质量难尽人意。
5.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老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飞流直下”地讲下来,没有详略处理,没有突出重点,没有梳理归纳,学生会不会全成了他们自己的事。有的老师直奔高考,全然不顾高一高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把学生讲糊涂讲睡着为止。有的老师迷信网络资源,取舍不当,拿来就用,忽略了学生是否能理解和真懂。有的老师讲的内容蔓延过多,有的根本与课堂重点毫无关系。有的老师教学目标落实不好,把课上成了拼盘杂烩。
6.过程生成有忽略。有的老师课堂提问只想尽快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忽略了探究问题的过程。有的老师课堂巡视只是一个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的形式,没有把关注点注意力放在发现学生学习困惑问题上。有的老师日常教学不注意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结果研究课上想组织实施自主学习也无法满意。有的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练习速度过快,一闪而过,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没看清。有的老师板书设计是课前准备好的,也不管课上进展情况,只是照着预设写上去,好看是好看,但学生并未接受和理解。
四、教学建议
1.尽快研讨出台学校层面的课堂教学规范和听评课标准,随意听、随便评的现象必须杜绝。
2.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出台约束性制度,严格按照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教学,只有“死去”才能“活来”。
3.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监督。以每学期研究课展示为抓手,提前计划,有序实施,精细过程,加强评价指导。
4.要规范和细化学科组备课组教学活动,只有这些环节规矩了,有活力了,才谈得上有效教学和优质课堂。
5.要大力推广研究课活动中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比如,李淑荣老师的深挖文本,张芳老师的和谐互动,韩挡丽老师的简洁流畅,王萌老师的应变处理,闫美娟老师的精心备课,王志慧老师的教态语言,牛艳频老师的学科专业,韩宝元老师的精心磨课,梁艳老师的深入钻研,宋内莉老师的大胆尝试,窦洪英和周婧老师的同课异构等。同时,对于教学不达标且整改不到位的老师,要由领导与其进行诫勉谈话。
6.要加强读书学习,关注教育信息,留心教学动态,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做一个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