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

【读书笔记】《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九)

2019-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雅馨居士
【读书笔记】《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九)

            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

一、文学鉴赏教学的路径

(一)引(引起)学生欣赏

“引学生欣赏”,可能是文学鉴赏教学所独有的,而且不限于课文教学。“引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是站在作品后面,他的任务是“引起”,用种种办法,引领学生自愿地“走近文本”“走进经典”。这种种办法,归根结底是迂回的办法。

(二)带(带领)学生欣赏

“带学生欣赏”的“带”,准确的含义,应该在“带领”和“代替”之间。老师似乎站在学生与作品的中间,学生透过老师的眼睛来看作品;原来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老师的眼睛,或许也看到了;原来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受老师的感染或许也有感受了。“带学生欣赏”,主要适用于这样一种情况,学生虽能读作品,但却难以读出它的好处来。“带学生欣赏”,与其说是学生在阅读,在欣赏,不如说是教师在阅读在欣赏。

(三)教(教练)学生欣赏

“教学生欣赏”语文教师似乎站在学生的边上,像教练一样,指点学生应该注意作品的这个地方应该这样阅读应该读出这些东西来。“教学生欣赏”,即“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基本路径。

二、选文功能功能及相应的路径。

选文的功能,指一篇课文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派什么用场。

(一)把课文当“定篇”教。

当“定篇”教的课文,文学文化的经典或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比如鲁迅的作品,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文。

(二)把课文当“例文”教。

如果把“定篇”类型的阅读教学称作教课文,那么“例文”类型课文的阅读教学,则是“用课文教”,即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与这篇课文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三)把课文当“样本”教。

把课文当“样本”教,基本上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的路径。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那些结合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路径,还常常带有点儿带学生欣赏的味道。

(四)把课文当“用件”教。

由这篇课文引发去做其他事情,或者用这篇课文做与他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这就是把课文当“用件”教。

(五)把课文当“引子”教。

课文当“引子”教特指“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

三、“读写结合”的路径。

语文教学中所讲的“读写结合”主要是“近距离”的,体现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读写结合”根据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以下两条路径。写作介入阅读(以读促写)和阅读延伸写作(以读促写)。

感受:在这节内容的学习中,对于王老师所阐释的三个文学鉴赏教学的路径很有感触。其实,要想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指导,那么老师自己首先就得有“欣赏”能力才行。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没有时间静心研读,网络让读书越来越碎片化。很多东西,眼睛一扫而过。似乎连“读”都变成了一种奢侈,所以“引欣赏”“带欣赏”“教欣赏”的实效性是真的很难有保障。

而在“选文功能”一节中,王老师对于课文在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既全面又深刻。在学习本文之前,对于课文的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会被忽略。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因为对课文的定位不清,导致该“定篇”教的,被当成“样本”教。而且,似乎语文老师很是喜欢将课文当成“例文”教,我也不例外。今后,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这点。

现在的部编版教材,每单元都有明确的单元导语,每篇文章还会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会有“预习提示”或“阅读提示”。我想,这就是帮助学生和老师更好使用教材而设置的。所以,语文老师要想教会学生阅读,自己首先要阅读。要想让学生从不同类型文章中有不同的收获,自己首先得解析清楚教材才好。

【读书笔记】《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