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记承天寺夜游》琐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其在黄州时的名作,历来为人传颂,我也与不同的学生学了多次,但每次研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文中写月色,为绝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在赏析此句时,我跟学生展开一下对话——
生:作者将院子中的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写出了月光的澄澈。
我:将月光比作积水,的确写出了月光的澄澈,但为何将竹柏的影子比作藻荇呢?
学生陷入思考。
生:藻荇在水中一般是晃动的,当时可能有风吹动了松柏。
我:你的想象力挺丰富!
生:能透过水看到水草,说明水非常清,这说明月色清明。
我:很棒!你抓住积水的特点,看出水清,所以月明。
生:老师您刚才问水草的特点,我认为水草一般是条状,比较细,能在晚上看清楚,应该是写月光非常的亮!
我:你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观察力非常好!的确如此,水草一般又细又长,作者还能看得出来,足以说明月色之亮之明。
我:“盖竹柏影也”这句话该如何翻译呢?
生:大概是竹柏的影子吧!
我:为什么是“大概是”?
生:课本注释这样注释的?
我:苏轼与张怀民在承天寺院子里散步,对周围的树木应该比较了解,既然月色比较好,应该也能看得清楚,那为何还要用“大概是”的推测语气呢?
学生思考。
我:既然苏轼对承天寺比较熟悉,我们把“盖”换为“乃”好吗?
生:“乃”是“是”的意思,感觉有点儿直接,没有朦胧的美。
师:朦胧的美,朦胧一词说得好!
生:用“大概是”,给人的感觉是看上去不是那么清晰,似真似幻!
师:好,苏轼正是描绘出一幅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也难怪他“欣然起行”了!
师:其实在原先教课书的注释上,“盖”注释为“原来是”,相当于刚才我们分析的“乃”,这次教科书的编者改过来了。看来同学们的水平已经达到教材编者的水平了!
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