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我的教育实习总结
2017年9月下旬,我们一行人来到西北师大附中,开始为期近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和每一位小伙伴一样,我也经历了人生中许多个第一次,而这无数个第一次的体验,让我既体会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艰辛与劳累,更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与责任。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1.听课
西北师大附中是闻名全国的重点中学,故而作为实习生的我们必须先要经过一个阶段——听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亮老师讲《记念刘和珍君》:他站在讲台上,大喊一声“呐喊”“就是把沉睡的中国人叫醒,尤其是那些昏睡将死的人”;他似乎鼓励青年学生要像刘和珍一样,“‘毅然’预定《莽原》,‘黯然’至于泣下,‘欣然’前往请愿”,要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魄力。他这一声,既像写作中的白描,又像山水画中的留白,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再加上他那时强时弱的波浪音,真叫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当然,其他老师的授课也是颇具精彩之处的。如孙中奎老师擅长以趣为马,能将文学(教学文本)的趣味性,延伸到生活的趣味性,再返回到课堂,逐渐生成学生的趣味性,使整个课堂不再沉闷,学生变得更加灵动,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更难能可贵的是孙老师对文言字词的追本溯源,以古演今,从字源学的角度对文言字词做简单阐释,可谓是有理有据。贾莹老师和刘亚莉老师都是极具感染力的青年教师,两人的课堂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课堂中的语言都是“情动而辞发”的表现。特别是后来有幸得知两位老师的成长经历,更是满怀钦佩,情满自溢。更觉贾老师所言“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之真谛。总之,每一位老师都有他们独特的才性,独特的授课风格,独特的为人方式。我只有积极听课学习,才能在接下来的讲课环节中有所进步。但是,听课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记住了知识(文言文),却忽略了如何为学生呈现知识并指导他们学习知识;体悟到情感(散文),却忽视了怎样为学生表现情感(课文所蕴藏的作者的情感)并引导他们体味情感。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事实上,我已经是一名实习老师了,此时此地的听课,是与学生时代的听课不同的!这种听课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体味情感的,这种听课的重点是学习授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学习老师备课、讲课,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的能力。显然,我在这方面做得十分不足。
2.备课
毫无疑问,只要是师范生,一般情况他必定了解备课的六要素——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程序。我的第一节课是《鸿门宴》,它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中的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这些平常只在上课时听到的术语,此刻则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平时课上大谈教育之理论,可真要用时却无计可施,真是自我的悲哀!出于无奈,我想我必须要熟悉教材!先不说课讲的怎么样,至少我自己要完全熟悉课文内容,所以我便决定背诵《鸿门宴》全文。课文背下来只是开始,接下来就是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这一点上我做的非常不好(下文反思部分会具体说明),这也导致学生愈发不喜欢我的授课!痛定思痛,人每天要进步一点点!每次我遭遇挫折时,常以此勉励自己。《鸿门宴》四课时已经结束,新的讲课内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安排下来,这一次我要认真对待!首先,不用多媒体,尽可能多得展示自己(这也是孙老师多次告诫我的);其次,多读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再次,多听相关的获奖公开课;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做出教学设计。按照这样的思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接下来的《<诗经>两首》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事实上,备课的过程已然变成了我自我反思的过程,我发现自己之前的学习是极度不踏实的!不认真的!平时对待学校的作业,随便写写,完成任务即可,故而真正到了自己写教学设计时,总是停滞不前,无从下笔。说没有思路吧,滔滔不绝;说有思路吧,下笔无神,真是自我的尴尬!
3.上课与反思
听课是一个铺垫,是一个向他人学习、模仿的过程。关键还是如何把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刚开始,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的的确确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有时候感觉无法呼吸,不能开口讲话。但随着上讲台的次数越来越多,再加上孙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我也变得胆大起来。从刚上讲台的语无伦次,到后来的井井有条;从读教学设计和课文内容的教学,到后来可以在授课中逐渐放下课本,启发诱导的教学,这一切的变化都是量的积累而引发的质的飞跃。但仍旧有许多问题出现在我的课堂之中。如第一课《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普通话不标准;对学生的回答不做及时的明确与点评;一般性问题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过长;每节课几乎都拖堂;一节课设置的问题或活动太多;关注了部分,忽略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后来,孙老师还补充了几点建议:一是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鸿门宴》基本是看着课件读下来的,并不是讲出来的);二是作者生平等要引导学生在课文注释中做标记;三是类似于“樊哙闯帐”的分析,不宜单独列出讨论,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顺带介绍(再如项羽的自矜功伐的特点,不应在第四课时单独讨论);四是每节课的问题多有重复且太繁杂(如第3课时人物形象分析与第4课时项羽性格及其评价的重复);五是文言字词的学习不宜单独讲解,应放在文中,“言”中有“文”,才能“文”中学“言”(第1课时导学案中单独解释文言字词,脱离课文);六是语文课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和文字的魅力,要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在虚心涵咏中品味语言,历练思维,涵养情感(整堂课是教师“演”出来的,很糟糕,缺失了学生的读)……这一切都说明我的教学还存在非常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历练与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讲完后,我总结了三点:一是不要总想着预设多少,就必须生成多少!要牢记学生是教学的关键,文本是教学的工具,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教材中的这个“工具”,也即叶老所讲的“例子”,让学生学什么?(学任公的爱国精神,踏实的学习态度;学梁实秋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怎么学?(旁批阅读的方法;自读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一定要看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预设,实现扩展。二是教学时,千万不能被预设限制,如同被多媒体限制一样。不能为达成预设而教学,要认真听学生的回答,相同或相近的都可以用来明确,重要的更有书写板书的必要(对本文第3,4,7,8段的旁批阅读,师生要在对话交流中的明确)。三是不能强制达成预设,即知识的硬性传递,概念的直接给出或呈现。要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出你所预设的内容,这时,你再给出相关的概念(理解任公的“热心肠”)!《<诗经>两首》,因为找工作的缘故,只完整讲授了一首《氓》,相比之前,稍有进步,但问题还是很多。如整体来讲,引导学生读的太少。具体来看,一是第2课时,人物形象框架表中的情感与形象两栏内容重合,应合并为一个内容。二是最后一个问题——对身处当代的我们有何借鉴意义?设计不合理。三是对造成女主人公爱情,婚姻悲剧的根源探究的不够深入,更偏离了课文内容,未能引导学生从课文即诗歌本身中去寻找原因……这些都让我不禁想起古人所讲“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
4.批作业
我们的语文作业主要有四类,一是红对勾,二是默写,三是练字,四是随笔。在批阅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随笔。随笔一周两篇,每周一批,看孙老师写的批语,当属画龙点睛之笔,不多不少,只有一句,紧扣主旨,“贵能破理”。所以,当我批随笔时,最大的感受莫过于三点:一是“学不可以已”;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三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所以是这三点,原因有二。首先,学生随笔中的内容表现出较强的超前性和时代性,如他们写了《三体》,《摆渡人》,《解忧杂货店》等畅销小说的读后感,这些作品既有心理学的,又有科幻类的,更有甚者,还在读哲学类丛书《苏菲的世界》。所以,“学不可以已”,你要想点评这些作品的读后感,至少你自己得读过吧!同时,学生们在读后感中表现出的对社会、世界等各方面的看法,或者说天马行空的想法,有些也是值得你学习的,故而“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次,孙老师的随笔批语有些是自己所做的诗,有些是化用前人的经典而来,我要想达到他那样的境界,毫无疑问,只有多读书,故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以上就是我对近三个月的实习工作的简要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的教学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我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名老师;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能引起那样大的影响。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会淡忘他们的脸孔,但这种美好难忘的师生之情将永驻我心。在这段时光中,我付出了很多,但学到的更多。也是这次实习,让我重拾了自信,坚定了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