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宝典中药

每天学一味中药,杜仲!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29人  林笑常乐
每天学一味中药,杜仲!

1别名和来源

思仲、思仙、石思仙、川杜仲、绵杜仲、厚杜仲、玉丝皮、丝连皮、乱银丝、鬼仙木、木绵、檰、扯丝皮、丝棉皮。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2产地

生于海拔300-500m的低山、谷地或疏林中。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性状鉴别

药材: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 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饮片杜仲:是小方块或丝状。外表面浅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内表露暗紫色,光滑。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盐杜仲:形如杜仲块或丝,表面黑褐色,内表面褐色,折断时胶丝弹性较差。味微咸。

4性味归经

甘,温。归肝、肾经。

5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而补,入肝、肾经,药力颇强。善温补肝肾而强筋健骨、安胎,兼降血压。既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又为治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

6功效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肝肾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

2、肝肾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高血压属肝肾亏虚者。

7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炒用疗效较生用为佳。

8注意事项

本品性温,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9中药民间故事

在很多年以前,湖南洞庭湖货运主要靠小木船运输,船上拉纤的纤夫由于成年累月低头弯腰拉纤,以致积劳成疾,他们当中十个有九个患上了腰膝疼痛的顽症。有一个青年纤夫,名叫杜仲,心地善良,他一心只想找到一味药能解除纤夫们的疾苦。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告别了父母,离家上山采药。

有一天,他在山坡上遇到一位采药老翁,于是满心喜悦地走上前拜见,可老翁连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杜仲心急如焚,屈指一算离家已经三七二十一天,老母所备的口粮也已吃光,可至今希望渺茫,于是,他又疾步追上前去拜求老翁,并诉说了纤夫们的疾苦。老翁感动泪下,赶忙从药篓中掏出一块能治腰膝疼痛的树皮递给杜仲,指着对面的高山叮嘱杜仲:“山高坡陡,采药时可要小心性命啊!”杜仲连连道谢,拜别了老翁,又沿山间险道攀登而去。

半路上,他又遇到一位老樵夫,老樵夫听说杜仲要上山顶采药,连忙劝阻:“孩儿,想必你家还有老小,此山巅天鹅也难以飞过,猿猴也为攀缘发愁,此去凶多吉少啊……”杜仲一心要为同伴解除病痛,毫不动摇,他艰辛地爬到半山腰时,只听见乌鸦悲嚎,雌鹰对着雄鹰哀啼,好像也在劝他快快回去。杜仲身临此境,真是心慌眼花,肚子也饿得咕咕作响,突然一个倒栽翻滚在山间,万幸的是身子悬挂在一根大树枝上。过了一会儿,他清醒过来,发现身边正是他要找的那种树,于是拼命采集。但终因精疲力竭,又昏倒在悬崖,最后被山水冲入飘渺的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的纤夫们,听到这一噩耗,立即寻找,找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洞庭湖畔一山间树林中找到了杜仲的尸体,他手上还紧紧抱着一捆采集的树皮,纤夫们含着泪水,吃了他采集的树皮,果真腰膝痛好了。为了纪念杜仲,人们从此将此树皮正式命名为杜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