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默会研究

合作学习(听写例谈四层次)

2017-11-09  本文已影响18人  春晓涤生

以前听写生字,都是我读,学生一起默写,然后交上来我一个人判,有错字的再发回去,学生改抄。几次三番,往往错字依然。这样做下来,老师累,学生松,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近来,我换了一种方式。“一二二"生字听写法。

一次听写。

教师读,一所有学生都写,但多了一个中等生在后黑板写。

两次互判。

第一次互判。请一个同学到后黑板判字,圈错另写。其他同学转身,一边看边自判。这是全班同学同时判一个同学的字,其间同时完成自判,然后七嘴八舌论“判"(针对判字的同学说对错)

第二次互判。组内互换速判,边判边互讲。确定易错字,总结错因,总结记字秘诀。

两次交流。

各组派代表分享经验,然后组内两两对本次听写的所有经验进行互讲。

以上教学环节,体现了郑老师对合作学习提出的四个梯度:  结合,组合,融合,深度融合。

“一次听写”是组合。

是所有学生,同时,同地,纸写与板写的“组合"。

"第一次互判"是结合。

将一人判与全班判结合,将判"写者"与判"判者”相结合,将判别人与判自己相结合。"结合"使"组合"发生了更深的联系。

"第二次互判"是融合。

将人与组、人与人"融合"起来。将不同人的错字"融合"起来。将错字与错因"融合起来。将错因与秘诀"融合"起来。

“两次交流"是深度融合。

各组的经验在班内交流,形成终极"秘诀";两两互讲,是将终极秘诀通过"再融合"成为每个学生的真知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