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30人
平语心声
今天我讲《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我先说说我的设计思路。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目标,第一,通过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第二,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对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节课我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目标,一个重点一个难点。
我的课堂是这样设计的,先有班级推荐学生表演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邹忌的三问三比,第二个场景是齐王的三赏三变。也许是因为我开始的铺垫,学生表演有点害怕,没有放开。表演不是很成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紧接着我让说说邹忌和齐王的人物性格。我的前提是通过表演说说人物性格,没有通过文本去读出性格。表演的本身就是对文本的理解,这是评课人指出的最大问题,缺少朗读。
下一个环节,我们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邹忌由自己比美悟出受蒙蔽到讽谏齐王受蒙蔽。以家事喻国事的方式讽谏齐王纳谏,结果齐国大治,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学习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对现实的意义,作为领导如何纳谏,作为群众如何讽谏,学生对此进行了讨论。也许是我引导不够,这次讨论没有铺开,学生没有放开来说。这节课被评价为失败!
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没有知识上的错误,从开始的导入到结束的拓展,没有逻辑上的失误,首先这不是一节公开课,安排的就是随堂课,为什么要求如此之高?(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