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这些事儿敏捷开发与项目管理

老K浅谈项目管理

2017-06-11  本文已影响101人  heavenxue

目标清,范围明,时间成本动平衡,用户满意是根本,团队向心信息灵。趋利避害勤变更,取长补短定合同,短短的一句顺口溜就涵盖了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今天老K只能浅谈一下项目管理,讲的浅还请一笑而过。

这篇文章是我的好朋友(老K)写的,我会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他的东西,他写的好的东西我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支持他,谢谢啦~~~

一、项目管理概述

谈起项目,首先要提到它的一个关键特点:独特性。何为独特呢,独特就是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项目目标? 实现功能?时间长短?内外部环境?资源?约束?那么多要素,所以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项目,那每个项目的管理办法也就不是一模一样的,故,项目不是一些模板式的流程、也不是书本上的各种技巧?他需要我们在每个项目中审时度势,通过各种线索寻求信息、识别风险,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使项目成功上线。
项目成功。那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按时上线?所谓的零缺陷?成本最低?高层十分满意?对于不同的干系人,可能满足某一条标准,项目对他而言就算成功了,但是对于项目经理而言呢,项目经理的成功,是在各类项目干系人中,寻求最佳的平衡,满足了目标,满足了铁三角,避免了那些令人讨厌的缺陷,迎合了市场等等。当然,每个项目都有关键性因素,但关键性因素的满足,往往也是一种平衡。
平衡。在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中,项目经理最常遇到的便是项目的工期被压缩,被严重的压缩,而且是再三协调又无法改变的压缩,那我们需要如何去做呢?除了”向关键路径要时间,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之外,还可以进行需求压缩(时间和范围的平衡),开发和测试的进度压缩(时间和质量的平衡);一个好的研发团队,时间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往往也会通过缩减范围(非需求)的方式首先满足高优先级、重要性的功能。总之,不要认为得到了时间,也会得到其他,这其实都是平衡的取舍。最后,想说的一点是,很多大企业盘根复杂,所以,项目往往会采取一些极致的手段(流程规范等),确保一些关键因素的成功。
说起范围,便想到了项目中的信息获取,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其实全部都是信息获取的过程,初期获取客户和需求的信息,以及后续获取项目的进程、开发和测试的信息、缺陷的信息等等;项目的管理更是如此,也是一直获取信息的过程,好的项目经理,要不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发现风险,提出方案,解决风险。
风险。风险其实就是阻挠项目成功的各种绊脚石,那如何想要项目成功呢,那就是干掉绊脚石,所以说,项目成功的目标就是发现风险、发现风险、发现风险!
综上,项目管理是非常注重实效的,它需要我们实战、实战、实战!正如张无忌学太极剑一样,先记后忘,最终达到伺机而动,见招拆招的境界!
说了一些整体性的,后面再简单说说项目的启动、排期和项目的掌控。

二、启动项目

项目开始后,首先我们要确保项目的尽快开始。这里面有需求的平衡,有计划的平衡,对于“度 ”的掌握,只能根据团队的不同特点来定。如果每次需求不完善,导致研发团队对需求的理解、评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风险很大,必须先解决),那需求就不能从简,即使在敏捷模式下,需求的质量如果引起了很严重的后果,那就必须采取措施,采取瀑布流的一些做法也是可行的。如果需求在分层、在需求框架等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和团队一起达到一种循序渐进的开发,那需求就没必要那么繁琐,尽快的启动就可以让更多的风险暴露在我们面前。
项目初期,很多人喜欢制定非常复杂的计划,把项目后续的每一项事情都考虑了进来。其实,这是一种不妥的做法,因为项目的风险是随时产生的,为了解决风险我们会采取各种解决方案,甚至会对我们的计划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波浪式的计划,因为他会随时在变,另外,计划制定时,我们要重前期,轻后期,并在项目的不断进行中,逐步丰满。
项目启动时,我们需要确定里程碑节点,这会对研发的一些关键活动进行指引和限制。
最后,如果项目感觉没有头绪时咋办呢,我们可以采用试点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哈德逊湾式启动。尽快的迭代,尽快的开始,才会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三、项目排期

需求评审后,我们要进行研发的排期,这里牵扯需求的拆分、任务的分解、接口的识别,工期的评估、人员的分配。
首先,研发会按需求的优先级进行选择,先实现优先级等级高的功能。最后实现优先级最低的需求(在风险大时可放弃),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永远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识别优先级后,便进行需求的拆分,需求的拆分,其实是对需求深刻理解的过程,团队人员一起针对需求提出讨论,这其实便是提前规避了需求理解不充分的风险,在拆分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识别接口,及早与接口方对接。
在工期评估时,我们常采用卡牌出牌的形式评估,这有利于团队熟悉需求、确定研发方案和工期的相对准确性,另外,这是团队自己主动给出的时间,执行起来的偏差会很低。
之后我们根据优先级和工期,再确定对应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这样,一个简单的、团队内部认可的工期便可以引导大家绝大部分的工作。
最后,在项目排期时,有的团队喜欢按小时计算工期,有的团队喜欢按天计算,这其实要依据项目、团队来定的,我们最主要的是保证他的相对准确性,而不是他的衡量标准,过渡关注“小石子”的颗粒度,会慢慢陷入日程安排游戏,在后期的工作中不厌其烦。

四、掌控项目

如何掌控项目,我先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