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修读书简友广场

34观课记|聚焦主问题,防止旁逸斜出

2024-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槿花等春天

      一、柳宗元其人及其文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经历了100多天的革新最终失败,带着失母、丧女、前途未卜的仓皇来到了蛮荒的永州,这里瘴气弥漫,毒蛇肆虐,想起人到中年,家族的期盼,自己的厄运,困顿、哀伤始终萦绕心中。他信步来到野外,叮咚的泉水、青葱的树木、见底的清潭、形态各异的石头,自由游弋的小鱼,都让作者有片刻的欣喜,然而看远方,斗折蛇行的岸边,又想他想到自己未卜的前途,此时哀伤之情盈上心头。

我们以为这种感伤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却不想那首千古孤独的《江雪》也出自他的笔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境无人无物,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覆盖着大地,江边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人,垂钓江边,能钓上鱼吗?不冷吗?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只想一人,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这是生命的大孤独,大清静,四下无人,无声无息。

    二  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二个:

1.如何才能做到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

2.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厄运时候,如何能够活在当下,活出生命的意义。

为了完成第一个目标,就要理解借景抒情这个核心概念,要理解、区分、能分析文中实虚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相结合等句式。

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作者的情感表达并不是特别直接,而是多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景物上。

为了完成第二个目标,就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人生经历和本文的背景,通过比较的方式,补充刘禹锡、陶渊明、欧阳修、范仲淹等的人生挫折来理解他对待厄运的方式,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无常是生命的常态,坎坷总是无可逃逸,我们如何面对厄运,化解心中的悲情,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更有价值的人生。

这节课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春天来了,外校的学生想来访校,作为志愿者,我被选择要带着他们看看校园,并发到学校的公众号上,柳宗元的这一课能给我们写作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课文学写法。这样就把“学文本”,变成了学会文本的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们学教材目的不就是学以致用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