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里有什么大气?
野树
大雪纷飞:冬至到,一首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送给大家。
沁 园 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936年2月。
野树:谁在啊?一起聊聊上边这首诗吧。
大雪纷飞:只管撂出去。
野树:我发现很多人都非常敬拜这首诗。大家在敬拜的时候,在敬拜什么呢?比如这个标题里说“大气磅礴”,这里“大气”的“气”是什么气?什么气很大很磅礴?
在的朋友一起聊聊吧。
野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千里”“万里”都是一个空间描写,场域很大,台面很大。
红亮:我猜测,1.大气可能指的是景观上的大。“北国”,“千里”,“万里”,这些画面都很大。2.从秦皇汉武,说到现在,时间跨度很大。3.心胸大。这么大的面积,这么长的历史,都可以忽略,英雄在今朝,暗示自己是英雄,这个愿望很大气。
野树:@红亮,海子写过那首《西藏》的诗里有句:“在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自己。”按照你这样的猜测,在这五千年里我只爱我自己。
红亮:那就是野心了。
@红亮野心有什么不好?不要对野心有偏见嘛。
野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如果从作者写山是山理解,纯属自然现象,很好理解。如果作者写的山不是山,从隐喻角度理解作者描述的可能是:北国寒气充斥,被冰封,被雪覆。
观沧海:很普通的三句,放在那个时代不足为奇。
野树:@观沧海,你是说前三句并没有丰富的层次和景观?
观沧海:@野树,我从外行角度看很一般,不必要过分解读。换个其他知识分子写得也差不多。
野树:@观沧海,你的提醒也有道理。也许毛泽东就是实写:冰就是冰,雪就是雪,没有玩文人的隐喻。
红亮:写这个的时候,北方应该已经拿下了,在看自己的江山了。
野树:@红亮,这时应该还没有,但有一个很小的地盘。
红亮:我历史差,以为已经拿下一半了。当时报纸很开明啊,两个不同势力可以在报纸上叫板,不存在封杀。
野树:“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两句是前文几句描述景象的延伸和细化,只是镜头切换到天上,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观。也可以隐喻为北方的某种状态。
野树:“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一句和前句对比。从“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变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从沉闷的景象,变成有动感活力的景象。
红亮:从“天公”就开始想象了。
太史哲:他的《雪》与鲁迅《雪》没法比。
毛泽东的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鲁迅的雪:“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从这个词看两人的诗歌与精神人格截然不同。
毛泽东:北国(大)。
鲁迅:朔方(寒)。
毛:“长城”、“大河”、“山”、“原”,均在地面,描绘方法单一呆板。
鲁迅:“旋风”、“太空”、“大雾”,在天空,描绘方法变化性极强。
从表现心灵深邃和活力来看,变化性自然为高。
所以,毛:大而广。
鲁迅:大而高,大而深。
野树:这是另一个问题。咱们先聊毛泽东的雪。谁欲与天公试比高?
从文章看是:山,原。山“舞”着银蛇,原“驰”着蜡象。
为什么要比高?比高好玩吗?有意思吗?
太史哲:比高,会带来“至尊”与“胜利”的快感。
野树:也可以思考他们想比什么高?比哪一方面谁更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吗?明显不是。
太史哲:他们想比“生命的绚烂与激烈程度”——“舞”“驰”。
野树:也可以思考天公怎么了。从前边来看,天公让“万里雪飘”,然后,“千里冰封”,“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还有,山和原是谁,有什么隐喻?
太史哲:大地或者大地上的“雄杰”——极高与极广。
野树:我觉得很难确认。还有,毛是否给这些意象注入了扎实而重要的内核?
太史哲:对。只能抛弃“原意”进行“个性化解读”“创造性解读”了。当天地决战于冰冷冬天的时候,就是这些“雄杰”们汲取无限力量,诞生并崛起的时候。晴日、红装、妖娆,是对抗决战之后一种胜利情怀的弥漫泛滥的情态,醉意笼罩大地。
野树:为什么要比高?比高好玩吗?有意思吗?他们想比什么高?哪一方面谁更高?天公怎么了?天公是谁?比高后能获得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下阙猜测。
太史哲:比高后只有现在的唯一的“风流人物”了。
本身就是带着必胜的信念与极高的本领去比的。那些都是传统世俗认为的伟人,然而,现在,他们没一个行的。
野树:“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有等待,应当,必得之意。等待晴日?应当晴日?必得晴日?晴日和天公什么关系?
太史哲: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我感觉“天公”与“晴日”没有什么关系。@野树。
野树:@太史哲,如果没有关系,就是一个烂词人。
太史哲:
天公:天空,上帝,天神,某种人间主宰者。
晴日:光亮,豁达,显明,明朗。
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晴日是对谁而言的“晴日”?肯定不是对“天公”,而是对“与天公比高者”。天公是主宰自然规律(比如时序更替)的“那一位”。
毛泽东“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句诗也可能暗示,在“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必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神州之上,红旗飞扬,红装普遍,多么令人沉醉!
野树:你是说,作者带领人马到了北国国后发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时滔滔”,然后想象未来充满乐观。
太史哲:带领人马?
大雪纷飞:这样分析,唐宋以来无诗词了吧?
野树:@大雪纷飞,好的诗词要经得起掰开细看。
大雪纷飞:继续掰。
野树:@大雪纷飞,掰开,揉碎,细看。我觉得我们刚才的猜测还没有超出情理之外。
大雪纷飞:掰到最后啥也没了,就完成任务了吧?
野树:大浪淘沙嘛,淘一淘。剩下的才是金子。浪大一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太史哲:鸡汤炖上了。
大雪纷飞:金矿产量低都是大浪淘走了吧?县长先找你!(笑)
野树:不淘一淘怎么让它发光,怎么对得起金子。
大雪纷飞:继续。
野树:也许最后发现拿来的不是矿石和矿沙,就是一堆沙,淘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也未可知。
太史哲:我不想淘金@野树。我想淘钻石。
野树:可以啊。
太史哲:继续继续。
野树:也许,作者到北方一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都是土匪地痞也未可知。还想欲与天公试比高?不尿一泡照一照。
太史哲:为什么“晴日”时会是“红装素裹”?
(网上粘贴)“形容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北方平坦开阔的地方积雪较厚时,上午9点左右的阳光下,从某一角度能看到皑皑白雪上面覆盖着一层稍稍偏紫的红色绒光。”
野树:这样解释成物理现象了。
太史哲:物理自然→感觉情感→情怀、胸怀→精神灵魂。
野树:这里也可以从比作女子角度去了解,“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嘛。
太史哲:也可以。妖娆得让诗人动了“心”。
突然发现“竞折腰”十分贴切。江山→美女→竞争,“浴血奋战”。
最后一句“风流”也值得玩味。那些没有“文采”与“风骚”的“伟人”,估计不会有女垂青,怎得“风流”?也许毛主席没有想到这些,但通过文本细读,我觉得是可以发现这些“迹象”的。“柳永”若不会写词,怎么能在“花街柳巷”吃得开?“看今朝”,还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解读,言外之意是历史已经看过了——不足观。正是有了前车之鉴,“我”才要写词呀,着力于“文采与风骚”呀。
野树:我觉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里的山和原的隐喻意可以理解成作者方人马。也可以理解为其他势力。也许作者这里并没有严密构建其间的逻辑关系与意象关联。也许作者没有按照严密的逻辑去写。如果按照严密的逻辑关系与意象关联去写的话,上阕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有一点意象上的紊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句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情感倾向,但肯定不是愉悦的。
最后一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个情感是非常明显的:喜悦,愉悦,或者说有赏玩之姿。
太史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句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情感倾向,但肯定不是愉悦的。这个判断我不同意。我认为“北国”之国,“千里”之千,“万里”之万,分明就是毛泽东伟大激扬的精神人格的外化,非但“愉悦”,而且是极致的愉悦——激情呢。
野树: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首先承接上文最后一句。
太史哲:不够衔接。或者是转折,此江山非彼江山。
野树:江山的含义包括自然的江山,权力的江山,疆域,政权。从后边的文字来看这里的江山很明显是一个政治概念,疆域或者政权。后边作者列举的几个牛人,都是在疆域的扩张和政权的获得上的显赫人物。
太史哲:这也就找到了理解前面“自然风景”的角度与钥匙:“政治欲”,“统治欲”。唯有以此种“欲望”灌注其间,先不论诗歌境界高下,应该说前后达到了统一,或许正是作者关照自然风景时的心理机制。
野树:对这几个人的叙述应该不存在隐喻。这几个牛人虽然竟折腰,在作者看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获得和对待政权的姿势不够优美,美感不足。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点让我给你们来个动作,来个造型的意思。这里看似在写那几个政治牛人没有文采,作者的文采秒杀那几个政治牛人的文采,但很明显这里作者试比高的肯定不仅仅是文采。
据说这首词当初公开的时候评价的褒贬都很强烈。据说是在重庆谈判的时候才公开的。当时中国遇到了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应该是唐德刚所说的“历史的三峡”,非常关键的时刻。那些年新华日报每年7月4日都会发一些庆祝美国国庆日的文章,据说有些还是毛亲手所写的,对美国的政治制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赞赏。
八大河畔:门敲开了,砖不需要了。
野树:这个姿势确实很炫。迷倒了一大批其他党派的人。1945年,黄炎培专访延安,与毛有了著名的窑洞对。
(粘贴自网络)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事后他写下了自己对毛泽东答话的感想:“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个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恒雪:用民主的名义饿傻了民主。
野树:作者写那几个政治牛人“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也就是说这几个人没文化,没见识。
也许,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发表此诗还有与蒋介石共勉之意。
毛泽东后来到达了权力的顶峰,也许是五千年来的顶峰,心中肯定经历过天人交战的狂乱。最后成为没成为他所说的风流人物,众说纷纭。后人还要拿出历史的智慧去评判,衡量。这是个很宏大,也很敏感的话题。华盛顿,蒋经国后来成为了风流人物,很多人应该都能认同。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一个问题:朝,是个多音字。到底念哪一个音呢?
太史哲:这个提法很漂亮。
(注:根据聊天记录整理,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