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正在成为孩子的“奶妈”
那天,陪儿子去医院看病,进了医院的门诊室,着实惊了一下。整个输液室里,打吊瓶的孩子占大多数,几乎每一个孩子的手中都有一部手机,亮亮的手机屏幕映照着每一个孩子的脸,本来就已经因生病而苍白的脸,就越加惨白,让人不禁心疼,更让人痛心不已。
一个看上去三岁多的孩子,拿着手机正在玩游戏,妈妈手里面也有一部手机,也在玩游戏。孩子一只手打着吊瓶,双腿并拢,托着手机,另一只手玩游戏竟然玩得依然流畅。妈妈打完一局,和儿子炫耀一下成绩,儿子打完一局,也和妈妈交流心得。母子二人,两部手机,打着吊瓶,倒也互不影响,其乐融融。
一个看上去只有两岁的小孩,一进门就哭,边哭边哀求:“妈妈,我不打针!妈妈,我不打针!求求你了,妈妈!我不打针!”妈妈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掏出手机来,说:“孩子,只要你安静地打针,我就让你看动画片,好吗?”好吧,手机拿出来,动画片放上,孩子的哭声停止了。打针也顺利了许多。
还有一个应该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妈妈在一旁抱着手机刷微信圈,奶奶(也许是姥姥)在喂孩子,一汤匙小米粥,抵到孩子的嘴唇上,孩子机械的张开嘴,眼睛却依然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吃饭,打针,看手机,一举三得,这样的高效率,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我又特意到附近的病房转了一圈,看了看,找遍整个输液室和两个大病房,没有找到一个读书的大人和孩子。全部都是抱着手机,刷,刷,刷……
悲从心来!
我们都知道,在麦收之后,地里种上玉米,可是玉米的芽还没有钻出地面的时候,田垄中的草却已经蓬蓬勃勃,郁郁葱葱了。其实,草籽早就藏在土壤中了。所以古人说:“花未发而草先萌,禾未绿而草先青。”意思是说:农民播种,总是草比禾苗先出芽。
一个孩子从一岁就开始看手机,玩手机,到六岁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五年“机龄”,这五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的心灵中早早地扎下了动画、游戏等“草种子”,甚至这些种子在上学前就已经萌发,占据了孩子的心田。那么,知识的种子往何处播种,文化的幼苗在这样荒草漫坡的心田里又怎能茁壮成长呢?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句话的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老子讲得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感觉阈值被不断调高之后,低于感觉阈值的刺激会使人丧失感觉的敏感性。
感觉的产生需要有适当的刺激存在。所谓适当的刺激是指能够引起感受器有效反应的刺激,刺激强度太小不能引起感受体的有效反应,而刺激强度太大则反应过于强烈而失去感觉,这两种情况都产生不了感觉。各种感觉都有一个感受体所能接受的外界刺激变化范围,感觉阈是指感官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度。
一个小孩,从一岁就在手机动画和游戏的声光电的强烈刺激中长大,进入小学的课堂,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没有动画里面人物的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神态,没有游戏里面人物的艳丽服装和绚丽的特效,这样程度的刺激已经远远低于一个拥有五年“机龄”孩子的感觉阈,也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关注,学习的专注力和持久度当然无从谈起,学习效果当然不会理想。
张文质老师说:“我们有一些父母,即使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仍然把孩子交给别人,仍然很少跟孩子有亲密、亲切、自然的身体与语言方面的互动。”
在一个孩子生病,身体和心理最虚弱的时候,父母的爱的关注,包括爱的语言、眼神、拥抱等,都会让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到爸妈的爱,而我看到的情景是所有的父母把这么珍贵的机会拱手相让,让手机在孩子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充当了精神“奶妈”的角色,孩子的心理必然就会留下手机比父母亲的潜意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孩子宁愿抱着手机玩,也不愿意和父母说一句话,甚至出现了父亲把手机从窗子扔出去,孩子跟着跳下楼的悲剧了。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很多时候,让我们做出决定的并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
手机,正在替代父母,成为孩子精神上最依赖的“奶妈”。这一悲剧,由一个个父母亲手导演,然后不得不,饮下自己酿下的苦果。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