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简书钻,但我更爱简书
来简书这个平台有一年半有余了,随着平台重磅推出简书钻评价机制,像一颗重磅的炸弹投入湖中,激起了三层浪。在流量为王的这时代,迫使简书上的简友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简书钻”时代,何去何从?再次,我只是把我一些想法分享给支持我的朋友们,也对我来简书这个平台一年半以来做一个小节吧,也有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提供给大家借鉴一下。
初衷
知道简书这个平台,可能还是在其他平台知道的。在此之前,我已经是个有十多年网龄的老网虫了。也曾经混迹于最老的论坛之类的平台,但主要不是写作,而是灌水而已。后来QQ推出了QQ空间,我就一直在自己的空间里灌水,都是记流水账一样的文字。还有一大部分转载的文章,后来微信公众号出来之后,我至今也转一些公号的文章。简书上的文章转载的很少,原因我在后面再说。我在简书上的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先发布在空间的,原先也没有对简书抱有太大的期望值。
在玩简书之前,还有一段时间的在新浪博客的经历,但是无疾而终。因为,确实太冷清了,没有什么人关注我这个无名之辈。而在最初在简书发帖的时候,也和很多新手一样,有过几个月时间的冰封期,也是基本上无人问津的,我也只是想把它当作一个练笔和保存文章,还有方便转发的平台。并没有太大的期望值,因为我知道我的写作水平是不行的,但是我所分享的一些文章还是有阅读价值的。
直到我的读书笔记系列开始能够被一些专题收录,阅读量也慢慢有了一些起色,关注我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使我的一些很稚嫩的原创作品也能被很多的简友所认可,我也长期占据了《教育专题》的被推荐作者的榜单上。特别是简书通过一些算法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让我迅速涨了非常多的粉丝,即便多半是僵死粉,但也一定程度满足了我的虚荣心。还一定程度的洋洋得意,其实我也知道这只是平台为了激励简书作者的一个手段而已。
直到简书钻推出之前,我积累了四万多的粉丝,但是估计真正的铁粉不算多,可能就百人不到吧。因为,每次文章出来,点赞的简友就是那几十人,点赞率也在30-60之间。其实我也已经很满足了,确实因为我的文字的局限性和感染力不够,原创的比例非常低,所以简友们的吸引力是不够的。
而我在简书平台的主打的思想就是两个字:分享。
期望
那么,我的分享的目的是什么呢?关注我的简友们可能比较清楚,我的文章分享的主要方向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为,我作为一名工作了十七年的教育工作者(十年班主任经历),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是深感忧虑和悲观的。
我自己所接触的中职学生也多是那种被外界所说的“问题学生”和“后进生”。在和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我发觉了我们的教育中的问题非常的大,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和学校教育方面。后来,我通过网络和阅读对于教育问题有了一些想法,也渐渐的明白了问题的所在。所以,产生了把我所看过的一些书和文章分享出来的想法,想借此帮助那些还没有醒悟过来的人们,包括我的同事和朋友们还有学生。
而简书这个平台也很好的能帮助我实现我这个夙愿,我在这里也是有一定的期望的。希望关注我的简友们能把这些好的教育类文章转发出去,能帮助到更多的家长朋友和教师朋友们。我一直觉得,只有当更多的人去认识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之之所在,开始思考,开始学习,开始改变之后。我们的孩子们就会能改善现状,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也必然会对这个社会环境的改良有所帮助,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也会避免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当然,这一切的开始,也是要感谢我的果儿的诞生。我是在他三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看一些育儿类的书籍,后来扩展到教育类,还有历史,哲学,文学,经济,政治,投资等各类书籍和文章。没有人天生会当爸爸和教师,都是需要后天的学习和思考,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得到提升的。
所以,再次我恳请诸位简友,当您觉得我分享的这些文章确实有价值和意义,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请您高抬贵手,帮忙把我辛苦码出的这些文章分享出去!我觉得,这比您在这里点赞会更有意义,也是对我最大的任何和支持!
我最开心的是,有简友留言认可这些文章的价值,还愿意能分享出去!真心的感谢你!我想如果有更多的简友能把这些文章分享出去,这个世界必然会因为您的一次善举而发生变化!
那么,也特别恳请家长朋友和教师同行们关注我的教育类的文章,我十分自信和肯定的说,我所分享的这些文章一定是有价值的!也基本是趋于教育真理所在的,也是值得推敲和证实的!请务必审视您的教育想法和观念,需要对一些常见的思维定式做出一些改变,当你遇到孩子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时,请您静下心来思考,为何他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许,您就会发现原来也许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
小结
直到今天为止,我在简书已经分享出了二百多万字的文章了,不知道这个数字是不是简书第一,估计也应该属于头部数字了吧!当然,我必须承认的是,我分享出来的文字,绝大部分都不是原创。但是我都注明了作者,即便是读书笔记也做了一定的原书作者的说明。还有一些公号文章的分享也注明了来处的。
我的目前把文章归为几个专辑,日记本里面可能有的是一些随笔和随记之类的文章吧;随笔原创里面都是我的原创的一些文章,有一些短文,还有书评,影评,等等。
读书笔记是我的主打文章,算是半原创文章吧,因为原文后面都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也让您见笑了。我目前已经分享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1》(尹建莉)、《没有人天生会当爸爸》《最好的老师不教书》(王开东)《不跪着教书》(吴非)《跳出教育看教育》(王晓春)的读书笔记,都是我十分认可的文章。目前,我还紧锣密鼓的在完成《教育为人生》(王开东)的读书笔记,可能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敬请期待!
而在转载里面基本上都是我亲手打出来的文字,我基于一个是练习打字的目的,还有再次阅读还有分享的目的。这里面应该已经分享出来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尹建莉)《给青年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理性乐观派》《教师职业生涯十大误区》(摘录)(茅卫东)《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摘录)》(李迪)《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摘录)》(李镇西)《野火集(节选)》《目送(节选)》(龙应台)《孩子是个哲学家(摘录)》目前还在转载的有《您厉害,您赚的多》(方三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之后即将分享的还有《今天如何做教师》(王晓春)《经济学基础》(薛兆丰)《用心教养》(孙云晓)敬请期待。
在“美文佳句”里面,应该已经分享过泰戈尔的诗集,目前正在分享张万祥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一生》。
在“哲思摘录”里面分享了《意志决定命运》(叔本华)《守望的距离(节选)》(周国平)
后面还会分享《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内心的自我》(蒙田),敬请期待。
其实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很少有人关注的“伴果拾贝”,这个是我专门写于我儿子-果儿相关的文章。将来也会是我美好的回忆,也是留给果儿的最好的礼物了。虽然写的很一般,但是却是我的真心实意的想法,也是最值得我珍藏的文章。也积累了有二十多篇了,数万字吧,我也会坚持把它写下去!
我还创建了“今天如何做教师”和“育儿宝典”这两个专题,也是贯彻我的期望。希望把好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家长朋友和教师朋友们!
我在前面已经把我在简书的初衷和期望写清楚了,所以,我虽然还是十分惭愧于我的原创作品不多,质量也很差。但是,我贡献出来的这些宝贵的资源应该也能弥补这个缺憾了,请简友们见谅,保函了。我真心不是为了出名和赚流量,博眼球,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值得看的文章,并能转发出去,让这些文章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次,我承诺简友们对我所已经分享的文章感兴趣,需要电子档的,我可以用百度网盘分享给你,我还有一些其他不便公开分享的电子书,有关教育和投资类的,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我索取!
检讨
由于时间是稀缺的,我每天的生活还是十分充实和繁忙的。我大概每天5.30就起床了,在洗漱完毕之后,就用电脑在简书上分享文章了。这个关注我的简友们都知道我的习惯了。
我平时在工作之余,就是看书,打字,看公号文章和微信群信息,因为我有股票投资,也关注雪球网站和APP。还有就是每周打三次羽毛球,周末陪果儿,看书,有时看一点视频,刷一点抖音,偶尔下下围棋。大概就是这样吧。
那么,我要道歉的是,我在看简书的文章并不算太多。这点的主要原因是我关注的公众号太多了,而且这些公号的文章的质量非常的高,对我的帮助和收获是很大的。很多公号的文章是我必看的,比如“连岳”“镇西茶馆”“王开东”“詹大年私号”“教育自由谈”“武志红”.......我将把这些优质的公众号归类,在圣诞节期间分享给朋友们!
我想说的是,简书平台上当然也是卧虎藏龙的,也有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但是,我还是精力有限,只能有选择性的阅读。简书的草根性是它的特点,公号关注度高的一般来说肯定是有巨大影响力的人,文章的质量确实也会比简书要高一些,对一般读者的吸引力要大一些。我不是打击和贬低简友,我只是就我的认知,实话实说而已。
我的阅读喜好从我分享的文章就能看出来,我要感谢阅读,让我改变了三观,提升了认知能力,更好的认识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也能理解与他人的关系。我在《这些年我看过的一些书》里面有过一点简评,大家就能明白我对文章价值的评价了。
而我本人到底是如何的,我在很多文章已经分享过很多照片了。还有我的一些基本的感知和认知在《四零不惑》里面也说的比较的详尽的。有兴趣的简友们也也可以了解一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呵呵。
关于简书钻
是的,我必须承认我还是有一定的虚荣心还有攀比心理。其实按照经济学原理,资源是稀缺的,时间也是稀缺的,如果我用一点金钱来换取我的文章的阅读量和流量,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我完全不懂什么区域链的知识,也不知道比特币这些虚拟货币的运行和交易的原理。但是,从资本运作的原理来说,简书这个平台也需要资本的介入才能生存下去。
我在简书这一年多,也见证了简书平台的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是值得我付出一定的精力和金钱的。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应用,它的价值就像方三文先生在《您厉害,您赚得多》里面的阐述一样,它必须要让用户产生黏性,也要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我觉得,简友们之所以乐于在简书停留和付出,主要是它满足了简友的精神需求,写作的需求,还有一些被认可的需求吧。
虽然就我看到的一些同时间关注的简友流失的相当厉害,它的黏性肯定比不上微信公众号,自身也确实有一些缺陷和局限性,不能让每一位简友满意。它的流失率也比较高,虽然号称有1500万用户,但是就我感觉活跃用户的比率是不高的。这个也需要简友们献计献策,还有产品设计者们集思广益了,争取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和创意出来。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入驻简书,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公知们。
建议
简书的编辑器确实是比较方便手机写作的,还是电脑版的辅助,这一点甚至比微信公众号都要好。但是也还是有一些短板的,相比公号,在视频和音频引入上还是短板。超链接上也不是十分方便。
就简书的付费功能还是太单一了,可以考虑像QQ一样,多开发了一些付费功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像我这样文章比较多的简友,能不能自定义一些精品文章来顶置推荐给简友们看?还有简信有没有群发功能?简信里面能不能传文件,视频,音频呢?
简书对教育的支持还是值得称赞的,比如“互加计划”,但是简书的影响力还是不太大,我觉得甚至可以和很多教育机构合作,甚至学校合作,让学生朋友们集体入驻,写作,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可喜的是,我已经碰到一位初中的小朋友开始了科幻创作,后生可畏啊!
简书的各类专题十分庞大,林林总总,但是据我来看。除了几个大的官方专题以外,其他的很多小专题基本上关注量和文章量都不高。而在这些专题里面的文章感觉有点乱,能不能推出一些热帖和精华帖,人气帖之类的,让人一目了然。
当然,我还是有理由相信,简书这个平台会越办越好,功能也会更丰富和全面,也有自己的特色。也会更有影响力,也会吸引更多喜欢写作的朋友们进来。
致简友
再次感谢那些一年多的时间以来还在关注我的朋友们,虽然不是很多了,我想如果不是你们的支持,我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热情来做好分享这个事情。
其实我知道关注我的简友们也有很多的写作的高手,只是因为我自己才疏学浅,也是有眼不识泰山,一叶障目了。也确实是精力不足,没有能及时的互访和留言,也是十分的惭愧!
对于有些有所犹豫,或者有退堂鼓想法的朋友们,我只想问一下:您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手写我心,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我觉得,写作的好处就是锻炼了大脑的思维能力,让它能思考问题,也逐步的能提升你的认知能力,也让你的情绪有一个宣泄的地方,让你记录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其实你得到的比你付出的会多的多,只要你能坚持下去,至于你的文章是不是一定会有上千上百的阅读量或者更多的点赞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只是附加值。
灵魂只能独行,如果您能在简书这个平台找到灵魂之友,那将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您能在简书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感悟,那么您也不虚此行了!
最后,我介绍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她的学识和认知能力已经远超我辈,可以说比很多的所谓的名师和大V都要高,她的公号的文章的质量也比很多一般的公号要高的多,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懂得人自然懂,以文交友,自然可以看出人的高下了。但是,她的公号的阅读量也不高也往往只有数百吧,点赞和留言也很少。
所以,我想说的是,在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者之间。我更欣赏她的看法,自我的评价更重要!因为有的人的眼界已经远在一般人之上,就像叔本华说的天才一般不会被现世所承认,有些文章只能被更高认知能力的人所欣赏和认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附上她的今日文章,强烈推荐她的公号,同路人可加她的微信。
天意怜人,人意怜己。天意不可违,人意不必逆。(荐读)
原创: 秋萤微言 秋萤微言 今天

文 | 秋萤微言
1、张爱玲写道:“这个世上‘好人’很多,‘真人’很少。‘好’是社会赋予的,是一种客套或习惯。人们相互亲热、敷衍,仿佛人情味十足,但内心的想法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仇恨、嫉妒、鄙视、猜忌,掩饰在冠冕的言辞之下。”端坐在这段话的旁边,内心忍不住追问:为什么好人多,真人少?需要好人的土壤在,好人就盛行。如果需要真人的土壤了,那么真人当雨后春笋。土壤不会自我改良,那就让我肩起犁铧,从自己立足的土地开始吧,生命诚可贵,余生做真人。
2、文学何用?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能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威胁道德和社会的因素,它的名字叫政治。布罗茨基:文学必须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为止。
3、喜欢一个人会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她),原来自己身上那些让自我骄傲的东西都低了下去。自卑是一种力量,让自己渴望改变,匹配那个相遇的灵魂。所以,好的感情催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4、我的意识里模糊着国家、政府、主义等概念,趋向于关注个体的生命,真相,真实,真情,真理……我知道前者让我癫狂,后者让我平静。癫狂就是无我,平静就是我在。同心者可加友:zheyudong475201
5、我与你的关系如同白开水,无味无色通透,解渴,一生必需。谁是谁的白开水,只有心知道,懂的人知道。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三句话,简言之,个人微见,即是志存高远,饱尝孤独,无悔追求,事业将不会辜负用心的人。
7、相遇,是天意;离别,是人意。天意怜人,人意怜己。天意不可违,人意不必逆。
8、什么样的人让人尊重?或者说你尊重什么样的人?地位比你高的?金钱比你丰的?才华比你盛的?人品比你洁的?思想比你深的?灵魂比你净的?抑或兼而有之?与我而言,地位和金钱不是尊重必要选择,倘若放在生命本体上,则或可论。此外皆囊括。现在我更愿意推及到更多生命上,尊重即是平等待之态度。
9、写作感言:思路清晰,第一顾惜,表达思想,第一选择,节制抒情,第一美德。
10、我们之所以勇敢,是因为,我们是母亲或父亲,我们有自己的孩子,身后的很多孩子……我们唯一能给的,就是让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变得更加文明,让孩子们无论说什么话,不必心怀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