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

【名师课例研读】——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2020-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河七七

读《序》摘录篇

文 七七

这本书,精选了肖培东老师在全国各地示范课中的十六个经典课例,涵盖中小学课堂,以教学沙龙的形式给人以现场感。钱梦龙、黄厚江、王崧舟、王君等十六位语文专家精彩点评。每篇实录都附上其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课堂教学细节、教学感悟,可谓篇篇精彩,更富有启迪。而所有的精彩凝聚起来,又凸显了他独特的教学理念: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感受的思想。

钱梦龙老师在《序》里作了《为“浅浅地教语文”喝彩》的分享。

在文章里,钱老回顾了2001年收肖培东老师为徒的缘由,我才知道,一直被很多人提及的“碧波深处有珍奇”的经典,原来是钱老在北戴河游泳时偶得的诗句。原文是:

偶来拾贝海之湄,剔石披沙所获稀。

寄语辛勤寻宝者:碧波深处有珍奇。

偶得诗句,是钱老海边捡贝的自勉,后来,拜师仪式上,他就把“碧波深处有珍奇”送给了肖培东,勉励徒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潜向“碧波深处”,才能求得语文教学的真谛。

果不负师傅所望,拜师之后仅五年的时间,肖培东老师(2006)34岁的那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应该是最年轻的吧。又过了三年(2009),肖培东老师被晋升为教授级高级教师,一定又是浙江省中学教师中最年轻的正高!

我曾有幸现场聆听过肖老师的两节课,从河北徐水《一颗小桃树》,到南京第29中《好久不见》,好课不可复制,只有肖老师才可以驾驭如此诗意丰富的课堂。曾经把肖老师的课比作在云端,不是因为轻浅,而像行云流水,举重若轻,水到渠成。

钱老这样评价肖老师的课堂,摘录一些,是学习,也为警醒自己:这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课。

培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坚守着语文教学这块“一亩三分地”,他上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掺杂质的真正的语文课。

他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清晰地指向一个目标: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他的教学中每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几乎都围绕语言教育展开,并巧妙地把思想、情感、情趣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教育过程中,真正体现了所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读了这十六个案例,我的一个最突出的印象,是培东对朗读的异乎寻常的重视。

在他的课上,朗读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如果把他的每一堂课比喻为一幢幢精心设计的建筑物的话,那么朗读就是这些建筑物赖以支撑起来的骨架。

他的大多数课都是在师生的朗朗读书声中层层推进,最后进入文本深处的。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这样的朗读训练在本书中不是一个孤立、特例。

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培东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东又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读、写、听、说的实践中去。

培东的成功的教例同时又告诉我们:在读、写、听、说四项实践中,“读”是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 “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积累语料,形成语感,悟得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又接受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价值观的熏陶。“读”是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读之功能,可谓大矣!

培东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把朗读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上,使其功能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

培东解读文本由于始终紧紧抓住语言这个基本元素,批文入情,沿波讨源,因此他的教学总能给人以举重若轻,水到渠成之感。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评价,钱老这样说:“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培东的教学看起来似乎是显得‘浅’了,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正如钱老的评价,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正因为有了“浅浅地教”,我们才看到课堂背后“深深地情”,那是关于语文,关于学生,关于语文思维,关于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坚守。

肖老师说:“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爱语文,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就丰富、发展、超越自己。”

肖老师的课堂低调而雅致,细腻又智慧,温情脉脉却又意蕴潺潺。如此课堂,浅浅,深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