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暂记忆
相约读书打卡第502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所著的《认知天性》第三章《“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第一节|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暂记忆/第二节|间隔练习使知识储存得更牢固。
多数人认为,一心一意学某样东西,学习效果会更好:“练习,练习,再练习”,就是要让人牢牢记住一项技能。信奉专注的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反复练习一件事情,直到真正掌握。这是教师、运动员、企业培训人员,以及学生普遍持有的一种看法。研究人员将其称为“集中式的”练习。我们之所以相信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这样做的时候能看到效果。
如果把学习定义为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以及能够在以后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那么你获得某项知识或技能的速度,只是整个学习中的一个环节。等到需要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的时候,你还能想得起来吗?所以说练习对于学习和记忆来说至关重要,但研究已经证明,只有当练习被分散安排在有间隔的培训里的时候,才更为有效。集中练习可以快速收效,这一点往往表现的很明显,但随后而至的快速遗忘却不被人们注意。有间隔的练习,穿插安排其他的学习内容,加上多样化的练习,会让你把学到的东西掌握的更牢固,记忆的更长久,而且更为实用。
但这些好处是有代价的,当练习有间隔、与其他内容有穿插且多样化的时候,你花费的努力也就越多,你会觉得花了更多精力,但收效却不划算,这种练习会让你感到学习收效来得更慢了,而且以前靠集中练习获得的快速改善以及确定感都不见了。即便研究项目的参与者通过有间隔的学习获得了更好的成果,他们也不将其视为改善,他们相信自己——用集中练习的方式可以学得更好。
集中练习的例子很多:提高语言水平的夏令营,针对职场人士开办的再教育研讨班,在那里,培训课程被浓缩到一周。为考试进行的填鸭式学习,是集中练习的一种形式,它看上去是一种颇有成效的方法,而且没准也能让你通过第二天的期中考试,但等到参加期末考试的时候,大部分资料早就被遗忘了。有间隔地安排练习,虽然感觉上成效没有那么显著,但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你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一些遗忘,让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回忆学过的概念。这样做不是要让你产生领悟的感觉,你没意识到的是,正是花费了更多的心血,学习效果才变得更牢固。
第二节|间隔练习使知识储存得更牢固
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呢?大概是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快速频繁的练习会产生短期记忆,持久记忆则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以及其他巩固过程,因此有间隔的练习更为有效。出现了一些遗忘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